诺贝尔奖与中国教育.ppt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诺贝尔奖与中国教育

应化1203班 姜培培 2014-10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学生自身 中国人失掉了创新力了吗? 按中国的高考标准,我们都是差生,在中学里都排在十名以后。 学校教育 (1)应试教育体制的摧残 —— 杨振宁 大多数学校以提高升学率为目的,所谓的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大多数时候也仅仅是个口号而已,培养出来的更多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高分低能儿。与考试无关的科目不开,与考试无关的内容不学,导致各学科、各学校之间没有任何互补性,造成“你能做的我也会,你不能的我也不会”的现象。 (2)学校严重的功利性 学校教育 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 钱学森 在我们国家,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大多是由老师指定的。老师的作用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的任务是直接接受而不是主动摄取。小学、中学老师不能容忍学生把大把时间花费在学习以外的事,学生的兴趣就这样被扼杀在摇篮中,偶尔的一些奇思妙想甚至被认为是天马行空,发展兴趣也只能是不务正业。久而久之,学生便只学会了顺从,没有了个性,没有了独特的思想。 (3)死板的教学模式 学校教育 我国大学生与教师的人数比例远大于在欧美国家的比例,一个导师往往带数十个学生,有些还身兼行政职务,导师在教学工作中的力量就比较分散,也难以集中精力指导学生科研,学生缺乏与导师间的沟通,欠缺关键性的指导,就更加难以创造一番成绩。除此之外,高校似乎过于泛滥地授予研究生、博士生头衔而忽略了其实际能力的培养,削弱了中国研究生、博士生在中国亦或在世界各地的求职竞争力。 (4)师生比例不调,教育过于急功近利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家长过于看重学习,学校只是家长谋求子女升学的工具,很多家长不尊重孩子自身意愿,为其建造了重重牢笼。 学生自身 大学几年,除了学习课本内容,更多学生为毕业求得一份好工作,把更多精力放在了考证上,多数工作趋于利益化,毕业后除了证书,奖状,头衔,我们还是两手空空、一无所知。 我做研究不是为应用或其他价值,我只是想弄明白水母为什么发光。 —— 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下村修 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与改革。 —— 温家宝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