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苏轼(PPT).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走近苏轼(PPT)

“子瞻在惠州,与朝云闲坐。时青女(霜神)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残红’。朝云歌喉将啭,泪满衣襟。子瞻诘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子瞻翻然大笑曰:‘是吾正悲秋,而妆又伤春矣。’遂罢。朝云不久抱疾而亡。子瞻终身不复听此词。” 《林下词谈》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 侍妾王朝云 共处十一年,即先于苏轼病逝。后苏轼一直鳏居,再未婚娶。 “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此楹联有个著名的典故:“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见识’。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坡捧腹大笑。”朝云墓如今已成为海南名胜之地。 洗儿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 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 无灾无难到公卿。 * 苏轼 33岁——58岁期间,继妻王闰之 王弗的堂妹,在王弗逝世后第三年嫁给苏轼。比苏轼小十一岁,自小对苏轼崇拜有加,温柔顺从。伴随苏轼走过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25年,历经乌台诗案,黄州贬谪,在苏轼的宦海浮沉中,与之同甘共苦。二十五年之后,王闰之也先于苏轼逝世。苏轼死后,苏辙将其与王闰之合葬,实现了祭文中“惟有同穴”的愿望。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趾爪, 鸿飞哪复计东西。 成语“雪泥鸿爪” 推荐阅读 《苏东坡突围》余秋雨 《苏东坡传》林语堂 读书: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 工作: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生平: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 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 娶亲:十年生死两茫茫 古有一人: 居住: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古有一人: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三苏”均在 “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轼 诗: “苏黄”(与黄庭坚) 词: “苏辛”(与辛弃疾开豪放词派) 赋: 《赤壁赋》文采飞扬,卓绝千古 散文:“欧苏” (与欧阳修 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 “北宋四大家” 绘画: 创湖州画派(文人画) (成语“成竹在胸”) 苏轼的成就 苏轼《寒食帖》 苏轼《祷雨帖》 苏轼《古木怪石图 》(又名《木石图》) 天生聪慧,对佛理一触即通,常与僧人往还,第一个将佛理入诗。 曾猜测月亮上的黑斑是山的阴影。 自己寻找草药,在中国医学上他也是公认的权威。 也涉猎炼丹术,会瑜伽。 为杭州、广州兴办水利。 建立孤儿院与医院,创监狱医师制度,严禁杀婴。 为百姓而抗拒朝廷,为宽免贫民的欠债而向朝廷恳求,必至成功而后已。 皇宫贵戚、贩夫走卒皆朋友 杭州的父老百姓在他入狱后公开做解厄道场,求告神明保佑他; 狱卒连每天晚上的洗脚热水都准备了; 在朝中的朋友不怕牵连,写信给皇帝求情; 政敌也仗义执言,向皇帝求情; 太皇太后:“用不着去赦免天下的凶犯,放了苏东坡一人就够了!” 当朝左相吴充向皇帝讽谏 * 一、生平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苏洵长子,人称“苏长公”。出身于清寒的文士家庭。 嘉祐元年(1056)年以前,在家乡度过。二十岁,已“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嘉祐二年,欧阳修主持礼部科试,与弟苏辙同中进士。(“出人头地”典故) * 嘉祐六年,经欧阳修的推荐,考取贤良方正能言极荐科。被授予大理评事,任凤翔府签判。 神宗熙宁四年(1071),35岁,反对王安石新法,两上万言书无效,自请外任,先任杭州通判,后调任密州、徐州、湖州知州。 元丰二年(1079),44岁,在湖州任上,以诗文讪谤新政的罪名,被逮至京,关在御史台的监狱里。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因王安石等说情,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在城东一块荒地上耕种自给,从此自号东坡居士。 元丰七年(1084),49岁,调任汝州团练副使,路过建康,拜访了退居林下的王安石。王赞为“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幼子夭折。 * 元丰八年,神宗去世,哲宗继位。高太后(哲宗祖母)临朝,司马光等旧党执政,彻底废除新法。 元祐元年(1085),被诏还朝,授以翰林学士、知制诰的重任。但因反对尽废新法,遭到新旧两党的夹攻。 元祐四年起,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先后出知杭州、颖州、扬州、定州。 元祐八年,59岁,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第二年起恢复新法。苏轼以“讥刺先朝”的罪名,先后被贬惠州、儋州,在贬所六年。 元符三年(1100),徽宗继位,神宗皇后向太后听政,苏轼遇赦北还。第二年卒于常州,66岁。 有《东坡全集》一百多卷,诗二千七百多首,词三百多首,散文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