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辛弃疾词两首复习
西施滩 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赏析】 西施是春秋时代的越国人,家住浙江诸暨县南的苎罗山。苎罗山下临浣江,江中有浣纱石,传说西施常在此浣纱,西施滩因而得名。这首诗不同于一般吊古伤今的登临之作,而是针对“女人祸水”这一传统的历史观念,为西施翻案。 诗立意新颖,议论形象而富有感情。上联平平道来,旨在澄清史实。据《史记》载,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战败后困于会稽,派大夫文种将宝器美女(西施在其中)贿通吴太宰伯嚭,准许越国求和,从此越王勾践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其后终于灭掉了吴国。这就是历史的真相。所以诗一开头就道破问题的实质:“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这个“陷”字用得十分精当,推翻了“女人祸水”论,把颠倒了的史实再颠倒过来。 议论入诗一般容易流于枯涩,而这首诗却把议论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诗人在为西施辩诬之后,很自然地将笔锋转到了西施滩,用抒情的笔触,描写了西施滩春日的情景。春天到了,江河水涨,西施当年浣纱的滩头那哗哗的江水急促奔流,好像在为她蒙上一层历史的污垢发出如泣如诉的声音,诉说着世事的不平。但春水毕竟不具有人的思想感情,这一切只能是诗的想象,所以第四句很快补上:“似有不平声。”这“似有”二字,选用得非常得体,真切自然,寄寓着作者深沉的慨叹。这一联,完全是在抒情中进行议论,在议论中渗透感情。 晚唐诗人罗隐也写过类似的诗:“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比较起来,两诗的立意相似,又各具特色。罗诗议论充分,能联系“时运”来分析国家的兴亡,这比崔诗似觉深入一层;崔诗发议论,不仅诉诸理智,而且诉诸感情,将理智和感情自然地糅合在一起,这较之罗诗又有其高出一筹的地方。 (2014年高考江苏卷)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 (2)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4)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6)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 (8)水至清则无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汉书·东方朔传》)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3)“霁”字易写错,“虹”的字形要注意。(4)“虎”字易写错。(6)“牍”字易写错。(7)“谏”字易写错。(8)“徒”容易与“徙”弄混。 【答案】 (1)定乎内外之分 (2)春与秋其代序 (3)不霁何虹 (4)气吞万里如虎 (5)白露为霜 (6)无案牍之劳形 (7)往者不可谏 (8)人至察则无徒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所谓“名句名篇”指的是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被人广为传颂的语句。所谓“常见的”,则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新课标和现行教材中规定背诵的篇目,二是课外经常引用的名句名篇。要做好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类题目,首先要在平时学习中养成积累的习惯,准确理解,正确默写;在做题时则要选择有把握的默写,并且默写完后要再检查一遍,确保准确无误。 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词作;理解词中所用典故的含义。 2.分析辛词圆熟精到的艺术手法,理解作者用典的深刻用意。 3.体悟作者在《水龙吟》中表达出的郁闷无奈的思想感情,学习他深沉真挚的爱国热情。理解作者在《永遇乐》中所表达的爱国之心和老当益壮的战斗之志。 4.走近作者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一生都在致力于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大业。其词现存620余首。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辛弃疾的词意境雄奇阔大,气魄宏伟,形象飞动,纵横激烈,沉郁顿挫,豪迈非凡。辛弃疾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善于创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继承《诗经》《楚辞》的传统,创造性地运用比兴象征手法,大量用典,风格多样,并具有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善于熔铸诗、辞、歌、赋、经、史入词,善于提炼民间口语入词,给词带来了新鲜活泼的气息。辛词形成了“稼轩体”的独特风格,把词的容量和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致。 辛弃疾以词名世,其诗文创作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另外有奏疏《美芹十论》《九议》。词集名《稼轩长短句》。 5.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数学江西省吉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pdf VIP
- 教资考试 科二 教育能力(中学)(必威体育精装版最全课件).pdf
- 中南19ZD1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pdf
- 2022年短视频运营实战试题及答案.pdf VIP
- 2025年春节后复工开工第一课全文课件.ppt
- 2022大班下家长工作计划5篇.docx VIP
- 花齿铆钉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2024-2030版).docx
- 《ISO 31000:2018风险管理 指南》实用指导手册(雷泽佳译2022-04).pdf VIP
- 优秀公诉人竞赛笔试试卷8+答案 .pdf
- 企业税收风险点大总结,知道了,税务稽查上门也不怕!!.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