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鄂教版语文六年级(下)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智慧和勇气”这个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 空城计》、《鲁智深行侠桃花庄》、《“诺曼底”号遇难记》
《 空城计》中诸葛亮面对司马昭懿15万大军兵临城下的险情,沉着冷静,急中生智,运用空城计巧妙退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谨慎而不胆小,冒险而不盲目的精神对于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是有启示的,应该培养自己在生活中积极思索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鲁智深行侠桃花庄》中花和沿鲁智深在前往东京大相国寺途中,听闻桃花庄上打家劫舍的大王要强逼民女成亲,便灵机一动,巧妙惩罚了恶人,保护了刘太公之女,刻画了一个力大无比而又富有智慧的侠士形象。
《“诺曼底”号遇难记》向我们讲述的是“诺曼底”号大轮船因与“玛丽”号大轮船相撞,船身被剖开一个大窟窿,在“诺曼底”号即将沉没的危险时刻哈尔威船长镇定自如,沉着指挥,挽救了60个人的生命,而自己随着“诺曼底”号大轮船沉入了深渊。课文情节惊心动魄,结局感人至深。哈尔咸船长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伟大形象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中,他的伟大人格令我们折服。
课题 智慧和勇气 课时 两课时 教
学
目
标 认知目标 1、学会和会认本组课文中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 体会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 德育情意目标 在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享受读书的乐趣,交流读书的收获,提炼、总结出好的读书方法。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用要素串连、问题概括、标题追溯、内容借助等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难点 教 学 过 程 整体认识 预 设 生 成 一、导入,检查预习情况,并总结。
二、检查读本单元的重点词语,圈画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读生字词语。
2、引导学生朗读本单元的课文。
3、了解每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 空城计》
快速浏览全文,整理故事情节,事情的开端、起因是什么? ——兵临城下。“蜂拥而来”说明司马懿兵马很多。
发展:临危之际,诸葛亮开始使用妙计。 高潮是什么?——司马懿中计
《鲁智深行侠桃花庄》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浏览课文,简要回答提出的问题,然后要求学生联系课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说说鲁智深是怎样帮助刘太公的?
《“诺曼底”号遇难记》
抓住关键语句,探究海难发生的原因: 1、危险就这样没有任何预兆地降临到了这艘船上,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有关的语句。 2、指名反馈.(因为当时海面上雾很大,可见度低) (1)“大海上夜色正浓,薄雾弥漫。” (2)“雾愈来愈浓了。” (3)“周围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勉强可辨。”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读出雾的大。 4、教师导:因为当时的雾太大了,所以这艘船的船长小心翼翼地驾驶着他的“诺曼底”号。乘客们都进入了梦乡。突然一声巨响……(教师播放巨响) 5、教师紧张地追问:发生了什么?(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然后用文中的句子说。在说的过程中,通过教师语言的渲染,指导感情朗读) (1)教师惊恐地:黑夜里,发生了——(指名读) (2)教师恐惧地:宁静的黑夜里,发生了——(小组读) (3)教师惊慌而恐惧地:宁静的黑夜里,“诺曼底”号的乘客们都进入了梦乡。突然一声巨响,发生了——(全班读) 板书
设计
作
业
设
计 1、补差:读熟课文、摘抄重点段落
2、《课堂作业》——夯实基础
3、培优:同步阅读
4、课后习题
教
学
反
思
课题 空城计 课时 两课时 教
学
目
标 认知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会写十个。 能力目标 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德育情意目标 让学生了解诸葛亮此人,并学习他遇事沉着冷静、足智多谋。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了解诸葛亮。 难点 学习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体会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教 学 过 程 重点突破 预 设 生 成 一、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用简洁的话说说故事大意。(重点引导:起因、经过、结果。也可概括为兵临西城,临危施计,司马中计,孔明释计四个阶段。) 三、细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一)看图,了解抓特点描写人物的方法。 1、(出示诸葛亮抚琴图)他在衣着、动作、神态等方面有很明显的特征,你从文中的哪些词句判断出他就是诸葛亮?(“披鹤氅,戴纶巾”,“凭栏而坐”,“焚香操琴”,“笑容可掬”等。) (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