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酒、醴、醪的制作
酒、醴、醪、蜜膏 一、酒、醴、醪: 枸杞子酒、红花酒、丁香煮酒、栝楼醴、地黄煮酒、桂圆醴、茯苓酒、绿豆酒、薯蓣酒、海藻酒、固春酒、桑椹醪、薏苡仁醪、巨胜酒、虎鹿二仙酒、对虾酒、红糖醴、青蒿醴、五加皮醴的配方、制法、效用、按语。 二、蜜膏 乌鸡蜜膏、桑椹蜜膏、葡萄藕蜜膏、五汁蜜膏、秋梨蜜膏、桂圆参蜜膏、羊脂蜜膏、猪油蜜膏、乌发蜜膏、黑牛髓膏的配方、制法、效用、按语。 一、酒、醴、醪: 《素问》中有“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邪气时至、服之万全”的论述,这是药酒治病的较早记载。 酒 醴lǐ :(1) 甜酒。(2) 甜美的泉水:~泉。 醪[láo] :1.汁渣混合的酒 2.本指汁滓混合的酒。《广韵》称其为浊酒,徐灏笺云:“醪与醴皆汁滓相将,醴一宿熟,味至薄,醪则醇酒味甜。”后亦作为酒的泛称。 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收载的红蓝花酒、麻黄醇酒汤所采取的煮服方法,则类似于现代的热浸法。 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则较全面地论述了药酒的制法、服法,“凡合酒,皆薄切药,以绢袋盛药内酒中,密封头,春夏四五日,秋冬七八日,皆以味足为度,去渣服酒……大诸冬宜服酒、至立春宜停”。 又如《本草纲目》记载烧酒的制作即用蒸馏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气令上,用器承取露滴,凡酸之酒,皆可烧酒,和曲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此种操作方法即与现代基本相同。 此外,还对冷浸法加药酿制及传统热浸法等制作药酒的操作要法,均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 根据历代的医药文献记载,古人的药酒与现代药酒具有不同的特点,一是古代药酒多以酿制酒的药酒为主,亦有冷浸法、热浸法;二是基质酒,多以黄酒为主,而黄酒性较白酒缓和。 现代药酒,则多以白酒为溶媒,含乙醇量一般在50%-60%,少数品种仍用黄酒制作,含乙醇量在30%—50%,制作方法为浸提法,很少有用酿造的。一般来说,现代药酒的制作多选用50%—60%的白酒。其依据是:因为乙醇浓度太低不利于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而乙醇浓度过高,有时反而使药材中的少量水分被吸收,使得药材质地坚硬,有效成分难以溶出。对于不善于饮酒的人来说或因病情需要,也可以采用低度白酒、黄酒、米酒或果酒等基质酒,但浸出时间要适当延长,或浸出次数适当增加,以保证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溶出。 制作药酒时,通常是将中药材浸泡在酒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在酒中,过滤去渣后即可饮用。 药酒制作方法 (一)冷浸法 冷漫法最为简单,尤其适合家庭配制药酒。采用此法时可先将炮制后的中药材薄片或粗碎颗粒,置于密封的容器中(或先以绢袋盛药再纳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白酒(按配方比例加入),浸泡14日左右,并经常摇动,待有效成分溶解到酒中以后,即可滤出药液;药渣可压榨,再将浸出液与榨出液合并,静置数日后再过滤即成。或者将白酒分成两份,将药材浸渍两次,操作方法同前,合并两次浸出液和榨出液,静置数日过滤后,即得澄清的药酒。若所制的药酒需要加糖或蜜矫味时,可将白糖用等量的白酒温热溶解、过滤,再将药液和糖液混匀,过滤后即成药酒。 (二)热浸法 热浸法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制作药酒的方法。通常是将中药材与酒同煮一定时间,然后放冷贮存。此法既能加快浸取速度,又能使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更容易浸出。但煮酒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既要防止乙醇燃烧,又要防止乙醇挥发。因此,也可采用隔水煮炖的间接加热方法。此法适宜于家庭制作药酒,其方法是:将中药材与酒先放在小沙锅内,或搪瓷罐等容器中,然后放在另一更大的盛水锅中炖煮,时间不宜过长,以免乙醇挥发。此时一般可于药面出现泡沫时离火,趁热密封,静置半月后过滤去渣即得。工业生产时,可将粗碎后的中药材用纱布包好,悬于白酒中,再放入密封的容器内,置水浴上用40-50。C低温浸渍3-7日,也可浸渍2次,合并浸液,放置数日后过滤即得。此外,还可在实验室或生产车间中采用回流法提取,即在浸药的容器上方加上回流冷却器,使浸泡的药材和酒的混合物保持微沸,根据不同的中药材和不同的酒度,再确定回流时间。回流结束后即进行冷却,然后过滤即得。 (三)煎煮法 此法必须将中药材粉碎成粗末,全部放入沙锅中,加水至出药面约10cm,浸泡约6小时,然后加热煮沸1—2小时,过滤后,药渣,再加水适量复煎1次,合并2次药液,静置8小时后,再取上清液加热浓缩成稠膏状,待冷却后,再加入等量的酒,混匀,置于容器中,密封,约7日后取上清液,即成。煎煮法,用酒量较少,服用时酒味不重,便于饮用,尤其对不善于饮酒的人尤为适宜。但含挥发油的芳香性中药不宜采用此法。 (四)酿酒法 先将中药材加水煎熬,过滤去渣后,浓缩成药汁,有些药物也可直接压榨取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