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 重症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能通过空气、唾液或粪便传染,以夏秋季节多见,多发于3~7岁的儿童。多数患儿突然起病,可引起发热、手足、口腔、肛周等部位皮疹、溃疡,少数患儿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临床分期 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将EV71感染分为5期。 第1期(手足口出疹期) 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 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 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 第5期(恢复期)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神经系统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急性肢体无力、颈项强直等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脑脊髓炎症状体征。 心肺功能异常表现为心动过速(个别患儿心动过缓),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血性液体,持续血压降低或休克。亦有病例以严重脑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肺水肿不明显,出现频繁抽搐、严重意识障碍及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等。 皮疹: 椭圆形?类环形? 四代/型同堂? 重症病例临床表现 年龄小于5岁; 发热3天或持续高热; 血常规WBC计数增高或明显减低; 血糖轻度升高; 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无力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肢体循环不良。 重症患者多1~3天内发生 重症病例早期识别 持续高热:体温(腋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萎靡、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极个别病例出现食欲亢进。 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若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30-40次/分(按年龄),需警惕神经源性肺水肿 . 重症病例早期识别 循环功能障碍: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花纹,心率增快(140-150次/分,按年龄)、血压升高,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2秒)。 外周血WBC计数升高:外周血WBC超过15×109/L,除外其他感染因素。 血糖升高: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血糖大于8.3mmol/L。 可疑神经系统受累的病例应及早进行脑脊液检查。 治疗措施 药物及物理降温退热; 保持患儿安静; 惊厥病例使用地西泮、咪达唑仑、苯巴比妥等抗惊厥; 吸氧,保持气道通畅; 注意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利尿剂降低颅内高压. 适当控制液体入量. 对持续高热、有脊髓受累表现或病情进展较快的病例可酌情应用丙种球蛋白。 四.护理诊断 1.口腔粘膜改变 与口腔感染有关 2.疼痛 与口腔粘膜糜烂、溃疡有关 3.潜在并发症:脑干脑炎,病毒性心肌炎 4.体温过高 与感染有关 5.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疼痛引起拒食有关 6.知识缺乏(家长) 家长及患儿缺乏本病的预防及护理知识 护理措施 (一)、 消毒隔离? 将患儿及时隔离,安置在空气流通、清洁、温度适宜的病房内。限制患儿及家属出入。紫外线定时消毒。加强床边隔离,护理不同的患儿前,要消毒双手。对患儿的各种用具,如餐具、玩具等应消毒处理,呕吐物及粪便用含氯消毒液处理。 保证患儿衣服、被褥清洁,衣服要宽大、柔软,床铺平整干燥,尽量减少对皮肤的各种刺激。剪短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物理降温时动作要轻柔,以免擦破皮疹;皮疹或疱疹已破裂者,局部皮肤可涂抹抗生素药膏或炉甘石水剂;臀部有皮疹时要保持臀部干燥清洁,避免皮疹感染。 保持口腔清洁,加强口腔护理,每次进食前后,嘱患儿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漱口,已有溃疡者,给予双料喉风散局部涂抹或新净界EF口腔消毒剂喷涂,以消炎止痛和促进溃疡面愈合。 密切观察体温、呼吸、心率、血压及四肢皮肤温度变化等可能发展为危重型的高危因素,尤其是3岁以内、病程5天以内的病例。 预防并发症发生? 手足口病主要是柯萨奇A16和E71两种病毒感染引起。柯萨奇A16还可并发心肌炎,EV71则可并发脑炎、脑膜炎等。在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有无呼吸急促、胸闷、头痛、昏睡、恶心、呕吐、肢体抖动及脑膜刺激征等,若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 ? 给患儿进高蛋白、高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食物宜温凉、无刺激性。对于因拒食、拒水而造成脱水、酸中毒者,要给予补液,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宣传防病知识,指导家长做好婴幼儿卫生保健,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对玩具、餐具要定期消毒;家庭室内保持空气新鲜。还要注意孩子的营养、休息,提高机体抵抗力。流行期间儿童避免出入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