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银川一中2015-2016学年度(下)高二期末考试语文.doc

银川一中2015-2016学年度(下)高二期末考试语文.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银川一中2015-2016学年度(下)高二期末考试语文

银川一中2015/2016学年度(下)高二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卷 命题人:李彦儒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蹴鞠是宋朝清明节习俗的主要亮点,在当时,这种活动是上层社会的时尚运动,也是足球艺人赖以保障生活的方式。B.圆社是宋代蹴鞠艺人的专业团体,有助于蹴鞠艺人的团结互助,维护切身利益,组织蹴鞠比赛和宣传推广蹴鞠活动。C.馒头在宋朝指的是有馅的食品, 就是今天的包子或有馅的点心,宋朝太学和国子监食堂在冬季都例行加餐供应馒头。D.炊饼是宋朝市民在清明节出游踏青时常携带的食品,当时汴梁城大街小巷都有卖炊饼的,炊饼成为当时民众的主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清明节作为宋朝的一个重要节日被宋人发挥到极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展示了宋朝的繁荣富足,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B.宋代蹴鞠的“白打”踢法是调动身体多个部位来完成的一套花样动作,使 “球终日不坠”,这不比射门的准确性,而是比控球的灵巧性。C.宋代的饼有烧饼、蒸饼、汤饼、油饼等多种,因避宋仁宗的名讳,蒸饼改为炊饼,宋人笔记和黄庭坚的书简都说明炊饼深受民众喜爱。D.根据《水浒》有关蹴鞠与炊饼的描写和《清明上河图》,我们既可看出宋朝清明节习俗主要是纵情取乐,也可看出宋朝市井生活的幸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朝的清明节,人们进行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等活动,说明宋朝的节日已成为百姓娱乐的载体,不再有宗教般神圣。B.杜甫的《清明》诗和陆游的《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说明从唐朝到宋朝,清明节都有踢球和荡秋千的习俗,而且这两种习俗在唐朝都已很盛行。C.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发展,不仅表现在上层流行,还表现在有专业的踢球艺人,更表现在追求灵巧的控球技术和组织了专门负责蹴鞠活动的团体。D.炊饼就是蒸饼,这不仅从《水浒》中武松和武大郎关于卖炊饼的对话中可以断定,也可以从杨万里《食蒸饼作》一诗的诗题和内容的对照中得到印证。 二、古代诗文阅读(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4.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光和末/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灵帝/立合肥/侯以告太祖/太祖拒之芬等/遂败B.光和末/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灵帝/立合肥侯/以告太祖/太祖拒之芬等/遂败C.光和末/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灵帝/立合肥侯/以告太祖/太祖拒之/芬等遂败D.光和末/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灵帝/立合肥/侯以告太祖/太祖拒之/芬等遂败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孝廉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两种科目。孝,孝悌之人;廉,清廉之士。后合称为孝廉。B.除,拜官,授职,意谓解除旧官职而就任新官职。C.旧称皇帝死为崩,有“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不禄,士曰卒”之说。D.“表”是中国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文中是“上表”,指董卓向皇帝推荐曹操。 6.下列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国志·武帝纪》中的曹操,从小机灵聪明,任性放纵;多谋善断,有胆识,有远见,拒绝参加废帝图谋,变卖家产,招集义兵。B.《曹瞒传》中“败面喎口”的故事,情节生动,让人物在其中自我表现,自我展示,寓褒于叙,突显了少年曹操聪明狡黠的形象。C.《后出师表》写曹操才智过人,善于用兵,但也经历了“困”“险”“危”“逼”“几败”“殆死”的磨难,可知举大业必冒危险,不能“坐定天下”的道理。D.选文都写到曹操,但表达的旨意不同:《三国志》旨在关注人物的资鉴意义;《曹瞒传》旨在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后出师表》旨在阐明“出师”的观点。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分) (2)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8~9题。 8.你认为《终南望余雪》第二句中的那个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5分) 9.两首诗在结尾的方式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12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2分) (1)表示既要善于从正面学习,又要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用《论语》中的话:“ ,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