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恨歌(1.18)
二.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当时,35岁 的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等到马嵬 驿附近的游仙寺游览,偶然间谈及李隆基与杨玉环的这段 悲剧故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 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他鼓励白居易: “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于是白居 易写下了此事。陈鸿同时写了一篇传奇。因为诗的最后两 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以他们就称 这首诗为《长恨歌》,称那传奇为《长恨歌传》。虽然作 者的立意是“欲惩尤物”,但在读者心中却成了一首爱情的 颂歌。 四. “歌行体”诗简介: “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 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相对 于律诗,歌行体具有下列特点: ①篇幅可短可长。 ②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把记人物、记言 谈、发议论、抒感慨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 ③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可以换韵。 ④句式比较灵活,一般是七言,也有的是以七 言为主,其中又穿插了三、五、九言的句子。 (一)第一部分: (二)第二部分: (三)第三部分: 《长恨歌》的主旨是什么?历来众说纷纭。较有 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意见: (1)讽喻说。就是只把唐玄宗当作皇帝写。认为 此诗是借李、杨之情事,讽刺李隆基贪色误国, 以致引发“安史之乱”。告诫最高统治者应引以为 戒,免蹈覆辙。至于诗歌后半部分对绵绵长恨的 描绘,也不是对李、杨表示同情,更不是歌颂, 而是通过李隆基晚年失去一切的狼狈景象,隐晦 而曲折地讽刺他荒淫误国而终于苦果自尝。说明 作为一个皇帝,爱美人首先要爱江山,失去江 山,美人也会失去。爱美人更要爱江山。 (2)爱情说。 把唐玄宗当作凡人写。(白居易说过这是人间 罕事)认为此诗的前半部分中,对李、杨荒淫无 度、废弃国事诚然有所讽刺和不满,但这不是主 旨。全诗以大部分篇幅描写了两人的爱情遭遇, 歌颂了他们之间的爱情。论者还认为,诗中所写 的李、杨爱情,实际上已超越了历史事实而具有 一定的典型意义。作者通过这一爱情悲剧,歌颂 了人们对爱情的坚贞和专一,反映出人们对美满 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尽管李、杨身为帝王贵妃, 但他们的这种爱情与人民的生活、与人民的感情 是一致的。 (3)双重主题说。 是皇帝也是普通人。认为这首诗一方面对李、 杨荒淫无度招致祸乱作了明显讽刺,另一方面对 两人的爱情悲剧及彼此间的诚焉相思赋予了深切 同情,而且更偏重于后者。整首诗,自始至终贯 穿着两重性,贯穿着李、杨身兼爱情悲剧的制造 者与承担者之间的冲突。冲突的体现者主要是两 个人物本身,而冲突的必然结果是人物的长恨。 三种说法中,你怎么看?为什么? 长恨是主题,然而恨什么呢? 一方面,诗人的长恨是对作为君主的唐玄宗李隆基 和贵妃杨玉环二人爱情造成的客观结果——荒淫祸国的叹 恨。唐玄宗的重色轻国造成了这个无可挽回的终身憾事, 诗人以这个爱情悲剧劝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要引以为鉴, 不能再重蹈覆辙,引来千古遗恨,表达了对作为帝妃身份 的李杨二人的爱情造成的客观结果——安史之乱导致唐王 朝衰落的叹恨。 另一方面,又强烈地表现了李杨二人对美好爱情生活 的向往,对作为普通情侣身份的李杨二人爱情凄凉结局的 无尽怅恨。 可以说本诗的主题既有批判,也有歌颂。歌颂真挚爱 情是外表招牌形式,讽刺统治者荒淫无耻亡身误国是其本 质。 六.艺术特色 (一)情节曲折多变。 1. 现实情节和想象情节结合, 富有传奇和浪漫色彩。 2. 情节设计曲折巧妙, 波澜屡生、高潮迭起。 贵妃专宠——渔阳鼙鼓——马嵬赐死—— 玄宗思念——玉容仙境——寄物传情 (二)人物形象鲜明。 诗人只是借历史一点影子,据时人传说蜕化出一个哀婉动人的故事,用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歌咏出来,并没有拘泥于历史。 诗中的故事、诗中的人物形象都是艺术化了的。 (三)叙事、描写、写景与抒情高度融合。 (四)语言生动晓畅,精纯优美。 1. 语言通俗,平易 2. 时有生动传神的妙语警句 (勾画名句) (五)运用夸张、对比、比喻、借代等修辞 手法;兼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手法。 七.课外延伸:朗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读长恨辞(北宋·李觏)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马嵬 (清·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