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隧道技术交底简本(3-6标).doc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隧道技术交底简本(3-6标)

三峡翻坝公路(第2合同段) 秋千坪隧道工程地质勘察说明书 1 前言 拟建秋千坪隧道位于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进口位于万家坝附近,出口位于秋千坪村砖厂附近。隧道设计为分离式隧道,大致由北西向南东展布,走向114°~130°之间。右幅起止里程桩号YK9+681~YK13+197,全长3516.0 米;左幅ZK9+653~ZK13+195,全长3542.0 米。隧道最大埋深约495米,属特长深埋隧道。隧道底板设计标高210.0~241.0m,隧道洞门型式进口为削竹式、出口为端墙式,洞室有效净宽10.25m,有效净高5.0m。 为满足施工图设计的需要,根据本隧道的特点,我院于2007年8月~2007年10月主要采用地调、物探、钻探等手段对隧道区进行了详细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具体完成实物工作量详见表1-1所示: 表1-1 实物工作量统计一览表 项 目 单位 工作量 说 明 地质调绘 Km2 1.4 1:2000平面图 钻探技术孔 m/孔 449.56/5 初勘利用孔4个 岩 样 组 4 水位观测 孔/次 4/4 初见、稳定水位 瞬变电磁法 m/条 6790/2 左、右幅各1条纵测线 地震折射波法 m/条 460/4 进、出口各2条横测线 本次工程地质勘察主要依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等技术规范、规定执行。钻探、取样、原位测试、室内岩土试验以及地调、物探等均按公路行业相关规程、规范执行。 2 工程地质条件 2.1 地形地貌 拟建隧道位于构造剥蚀中低山区。地势中间高陡、两边低缓。自然坡角14~45°,局部稍陡。最高点位于K11+000附近,海拔高度720m。该处至隧道出口之间“V”型冲沟较发育,且多平行于隧道走向方向。隧道进、出口一带自然地面标高分别为220m、280m左右。区内植被发育,缓坡地带有大量房屋及水塘。 2.2地质构造 隧道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扬子准地台(上)黄陵小区,位于燕山期构造运动产生的黄陵背斜南东翼,该背斜由核部晋宁花岗闪长岩~翼部震旦系、寒武系和白垩系地层组成的单斜构造,无次级褶皱发生。隧道区内未发现大的断裂。 区内基岩出露较好,主要是晋宁期(Pt3δο)侵入的花岗闪长岩、震旦系下统莲沱组(Z1l)紫红色岩屑砂岩、长石砂岩,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使其围岩岩体破碎,对隧道的自稳性有一定的影响。其主要的节理有以下几组: 花岗闪长岩中主要发育两组节理:1)76°∠52°,迹长大于2米;2) 341°∠74°;3) 262°∠74° 砂岩中主要发育三组节理:1)25°∠78°,间距5-10cm,迹长大于3米;2) 274°∠81°,间距5-10cm, 3) 305°∠66°,间距0.3-1米,迹长1米左右。 2.3 地层岩性 根据野外调查、钻探、物探资料,隧道区通过主要地层为晋宁期(Pt3δο23)花岗闪长岩。上覆零星第四系残坡积(Qel+dl)含砾亚粘土。各地层具体工程地质特征描述如下: 2.3.1第四系覆盖层 ①-1块石土(Qc):紫红色或灰褐色,以粉砂岩、花岗闪长岩碎块为主,直径大于0.2m,含量大于60%,混有粘性土。此外秋千坪砖厂(靠近隧道出口)附近局部有填筑土。该层最大厚度9.1m。 ①-2 含砾亚粘土(Qel+dl):灰褐色、浅黄色,软塑,含少量风化花岗闪长岩碎屑,表层含植物根茎,钻孔揭示厚度1.2~4.3m,局段低洼处厚度略大。该层主要分布于缓坡地带。推荐容许承载力〔σO〕=140kPa,极限摩阻力τi=35kPa。 2.3.2晋宁期(Pt3δο23 ) 花岗闪长岩 分布于隧道K11+0000前段,灰白色,细~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份由斜长石、石英、黑云母、普通角闪石等组成,节理、裂隙发育。按其风化程度的不同,本次勘探深度范围内基岩可分为全、强、弱三个风化带。 ②-1 全风化花岗闪长岩(Pt3δο23):灰色、灰黄色,岩石风化强烈,结构构造全部破坏,岩芯破碎,多呈砾砂状、碎屑状,采取率约为90%。钻孔揭示厚度6.5~10.1m。极限摩阻力τi=70kPa,推荐承载力〔σO〕=270kPa。 ②-2强风化花岗闪长岩(Pt3δο23):灰黄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岩芯破碎,多呈碎屑状,钻进较快,返水正常,揭示厚度1.0~4.8m。极限摩阻力τi=160kPa,推荐承载力〔σO〕=600kPa。 ②-3弱风化花岗闪长岩(Pt3δο23):灰白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次为角闪石、云母等,裂隙不发育,断面新鲜,采取率90%,RQD=35%。钻探未钻穿,揭示厚度2.3~7.9m,其饱和单轴抗压强度RC =70MPa,推荐承载力〔σO〕=2500kPa。 2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