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少年心理发展第三讲
一、认知发展的概述 (一)什么是认知 认知(cognition)也称认识过程,是指人们认识、理解事物或现象,保存认识结果利用有关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它具体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一组相关的心理过程。 (二)认知发展的内涵 认知发展(cognitive development)是指个体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的认识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改变的历程。 教育上一向重视知识的教学,而知识教学的心理基础就是认知发展。 现代教育心理学家公认:要教儿童知识,必先了解儿童如何学习知识;要教儿童思维,必先了解儿童如何思维。否则,不是事半功倍,就是徒劳无功。 皮亚杰(Jean Piaget, 1896-1980):是瑞士杰出的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也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认知发展理论家,是当代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把心理学的研究同生物学、逻辑学以及认识论结合在一起,着重研究儿童的认知、智力、思维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从而形成了“发生认识论”。 (一)发展的内在机制 皮亚杰认为,心理、智力、思维的发展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适应就是调整图式以对环境做出反应的过程。 1. 图式 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的行为模式或思维模式。 是由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学得的各种经验的整合所建构的一个与外在现实世界相对应的抽象的认知架构,贮存在记忆之中。 当个体遇到外界刺激情境时,就使用图式去核对、了解、认识情境。 2.适应的两种主要形式 同化:根据已有图式来理解新事物或事件的过程。母乳-奶瓶 顺应:根据新信息或新经验对已有的图式进行修改或重新构建以使新的信息得到更为全面的理解的过程。奶瓶-勺子-筷子 同化是将一定的刺激纳入主体已有的图式中并引起认知结构的扩展,它属于量的变化,即“同化于己”。 当主体遇到不能以原先的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情境时,便要对它加以修改或重构,以适应变化的环境这就是顺应。 顺应是个体通过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或创立新的图式来适应新的情况,它属于质的变化,即“外化于物”。 (二)儿童智力发展的实质 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机制之间不断从某一水平的平衡向较高水平的平衡状态转变,这就是整个心理的发展过程。顺应过程一旦完成,不仅增强主体的同化能力,也使认知达到新的水平。个体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实现认知的发展。 (三)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1.成熟 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发展。 成熟是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与否对心理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但它只是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并不是一个充分条件。 2.经验 个体在周围环境中练习和习得的经验是智力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①物理经验 ②逻辑数学经验 如六七岁的儿童从玩几颗卵石的经验中发现,卵石的总和与它们空间排列的位置、距离或计数的先后次序都无关系。 3.环境 主要是指社会生活、文化教育、语言等社会环境,该因素是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唯一决定的因素。只能起着促进或延缓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社会环境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影响,是以个体的认识结构为前提,通过社会互动作用实现的;儿童在学校环境中,如果缺乏主动的同化作用,学校教育仍将无效。 (4)平衡(equilibration) 由同化和顺应过程均衡所导致的主体结构同客体结构之间的某种相对稳定的适应状态。 皮亚杰认为,平衡化是心理发展的一种最高原理,也是决定心理或智慧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主体适应环境的两大功能同化与顺应对于认知的发展都是必需的;如果只有同化,就会把许多事物都看成类似的东西,不能发现事物间的差异,最终只会得出为数极少的、很粗略的图式;如果只有顺应,就会把许多事物看成不同的东西,不能发现事物的类似之处,最终只会导致个体仅有大量很细小、很少概括性的图式。只有当同化与顺应的交替发生处于一种均势时,才能保证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达到某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暂时的平衡)。 ?皮亚杰把平衡定义为个体保持认知结构处于一种稳定状态的内在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是潜藏于发展背后的一种动力因素。 追求平衡化的内在倾向是心理和智力发展的决定因素。 平衡促进了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和谐发展,使得成熟、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三者之间处于协调状态,真正把人的心理或智力水平推向更高发展阶段。 (四)智慧的本质 皮亚杰认为,智慧就是适应。他把智力的本质看作是一种适应,即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并通过主体不断自我调节而建构,或再建心理结构的机制。 1.感觉运动阶段(0-2岁, 婴儿期) 主要靠视觉、听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集合与逻辑联接词第2课时.ppt
- 雨之歌 课件 PPT.ppt
- 集大轮机 船舶结构力学课件 第四章 位移法( 3 ) 2014(1学时)(总48学时).ppt
- 雨霖玲ppt.ppt
- 雨霖铃(优质公开课).ppt
- 雨霖铃().ppt
- 雨的四季刘湛秋ppt.ppt
- 雨霖铃 上课.ppt
- 雨铃霖.ppt.ppt
- 雨霖铃16.ppt
- 2025届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一诊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一中等五校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天水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金华市重点中学高三考前热身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北京市石景山区第九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江苏扬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高级中学高考物理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清远市华侨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辽宁省凤城市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