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岛土壤饱和导水率的田间实验研究
土壤饱和导水率的田间试验研究 成员:熊奇桂、石素梅、李泽梅、田丽丽 * 目录 一、土壤饱和导水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选用圆盘渗透仪的原因 三、圆盘式渗透仪测定土壤保和导水率的原理 四、圆盘式渗透仪测定土壤饱和倒水率的步骤 五、圆盘式渗透仪测定土壤饱和导水率的结果分析 * 土壤饱和导水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土壤饱和导水率是土壤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 它是计算土壤剖面中水的通量和设计灌溉、排水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土壤参数。土壤渗透性越好,土壤的饱和导水率越高,地表径流就会越少,土壤流失量就相应减少。 * 选用圆盘渗透仪的原因 圆盘渗透仪由3部分组成:负压管(bubble tower)、圆盘(disc)、储水管(water reservoir) 圆盘式渗透仪测定土壤保和导水率的原理 土壤饱和导水率的计算采用Wood于1968年提出半径为R的土壤上稳态入渗速率的计算公式: 1-(1) 式中,Q表示单位时间内渗入土壤的水分体积(cm3﹒h-1),为与土壤结构和毛管吸力有关的因子(cm-1),K(h)表示导水率(cm﹒h-1),r表示储水管内径(cm),本实验中r=2.35 cm。 导水率K (h)由Gardner公式表示: 1-(2) 其中,h表示施加在土壤表面的张力,将公式1-(2)加到公式1-(1)得: 1-(3) 1-(4) 由式2-(3)和式2-(4)可以得出: 1-(5) 本实验中,采用的是5.0 cm和15.0 cm两个张力,将求出后,带入公式1-(3),即可得出Ksat: 1-(6) * 圆盘式渗透仪测定土壤饱和倒水率的步骤 选定测定点,除去表层土壤的植被和石头等杂物,使其露出地表不超过2.0 mm,将地表整平,测定点的半径要大于10.0 cm; 将一直径为 20.0 cm 高约 3.0 mm 左右的钢环放置于测定点上并压紧, 环 内铺满过 0.25 mm筛的河砂或石英砂。 用钢尺将其刮平并小心将钢环取出; 由进气管向负压管内注入适量水,由注射器连接胶管调节水柱高度,水柱高度的确定是从进气管末端到水面之间距离确定; 将仪器放于一盛水的水盆内,打开储水管阀门, 用嘴吸使储水管内充满水,充满后关闭阀门; 将仪器小心的放在测量点上,使其与砂面紧密接触,并记录储水管内水面初始高度H0; 开始测定后,入渗初期应该尽量增加读数,开始30 s记一次数,10次左右后1 min读一次数,入渗速度变慢后5 min读一次数,直至稳定,具体的读数间隔与读数个数根据具体的土壤入渗状况决定。 实验布点 研究区长度290m,宽度275m,共计120亩 * 盘式渗透仪测定土壤饱和导水率的结果 结果分析 实验区农田土壤为普通棕壤,共分3层,表层为砂壤土,厚度在30.0 cm左右,中层为轻粘土,厚度在25.0-30.0 cm左右,底层为壤砂土。本次野外共在试验区内完成了24个土壤饱和导水率的测定,试验结果如表2.1,从表中可以看出,表层土壤水的饱和导水率普遍较小,中层高于表层,底层最大,可能的原因是试验田内机械施工将表层土壤压实造成的,一般情况下,中间黏土层饱和导水率较小。但3层土壤的饱和导水率均较大,不易形成地面积水。 * 谢谢观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