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顾维钧爱情、事业双丰收
顾维钧 民国第一外交大使 2013 12月 爱拼才会赢 ——爱情、事业双丰收 一、人物简介 顾维钧,字少川,1888年1月29日-1985年11月14日,汉族,江苏省嘉定县(今上海嘉定区)人,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1912年任袁世凯总统英文秘书,后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国民政府驻法、英大使,联合国首席代表、驻美大使,海牙国际法院副院长;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成回国后,径入国家决策中枢,初为衰世凯秘书,5年内七任总长,六长外交部,一长时政部,两任内阁,其中一任摄政内阁,1927年做了5个月零3天的摄阁总理,成为事实上的国家元首。他是位三朝元老的不倒翁,百年不见;76岁竟当选国际法庭副庭长,稀世珍闻;为后人留下一部迄今为止中国最长的回忆录,英文原稿一万余页,汉译本十三巨册,空前绝后。回首纵观,顾维钧百年人生情感之旅,先后娶的四位夫人,都是出自名门望族、权贵显要之后,其趣味,其传奇,令人拍案称绝。 背景:从1912年进人外交部到1915年赴美这 一期间,他亲眼目睹了日本的侵华政 策以及美国对中国的“友好”政策。 外交思想 思想体制::依美制日 形成因素::1、留学生涯;早年受美国文化陶冶和美国 政治影响有关 2、美国是一个可以信赖的国家,对中国并无任何政治或帝国主义野心 3、野心大、实力雄厚,贫弱的中国难以与日本匹敌并阻止其行为 外交思想 策术手段 1、审时度势、恃理以折 2、通权达变 3、言以动人、情及情报 4、预留后路 5、得以偿失 6、超然内政 二、事业篇 “……与其签字而设茧自缚, 不如保留自由, 设法谋补救之方。” ——顾维钧(晚年回忆) 巴黎和会 故事前奏: 1915 年,年仅 27岁的顾维钧被任命为中国驻墨西哥公使,继而转任中国驻美国公使。在冷静思考国内外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顾维钧认为中国应当逐渐建立起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不惜一切代价地争取国家的主权利益。 在 1918 年夏天巴黎和会即将召开之际,他就“力劝政府尽早对此加以考虑”,而不能“再拖延对和平的准备了”,敦促政府“可以借此谋求某种程度的公平待遇,并对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所遭到的惨痛后果加以改正”,而且要“在巴黎和会上理直气壮地提出山东问题,不必顾虑被迫签订的中日条约”,显示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 巴黎和会 故事梗概 1919 年1月28 日,美、英、法、日、中等国在巴黎讨论中国山东问题。当时的谈判形势异常复杂,一方面,以日本为代表的帝国列强“亡中华之心”不死,觊觎蚕食中国的固有领土,另一方面中国代表团在与帝国列强的交涉中依然抱有“始争终止”的惯例,不敢理直气壮地与之进行针锋相对的谈判。在其他中国代表推辞躲避的紧急时刻,充满爱国热忱的顾维钧挺身而出,以一己之力据理力争,寸步不让,为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统一和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进行了义正词严和铿锵有力的绝妙陈述。 做法:巧取金怀表,引盗贼之辩,设套诱敌。 过程: 牧野咄咄逼人地指责顾维钧为“盗贼” 顾维钧慷慨陈词,反诘牧野说:“一块怀表足以引起牧野先生如此的愤怒之情,那么你们日本掠夺了中国山东省,是不是世界的‘盗贼’呢?山东的三千多万百姓该不该愤怒呢,四万万的中国人民该不该愤怒呢?” (接着顾维钧侃侃而谈,分别从法理、经济、历史、文化和道义等多个角度痛陈山东问题的由来,及中国政府的态度,雄辩地论证了山东应当归还作为战胜国的中国的坚实理由。)但是,顽固不化的日本代表牧野仍然声嘶力竭地要求无条件地继承德国在山东的利益。 面对日本的蛮横要求,顾维钧愤然大声说道:“请问牧野先生,西方出了圣人耶稣,基督教相信耶稣被钉死在耶路撒冷,使耶路撒冷成为世界闻名的古城;而东方也出了一个圣人孔子,连日本人也奉他为东方圣人。你说对吗?” 牧野不得不承认地应答道:“是”。 巴黎和会 顾维钧当仁不让以雄辩挫败日本代表牧野,以精彩发言成为巴黎和会当天的头条新闻,并得到威尔逊、蓝辛、劳合、乔治、克雷孟梭等人的赞赏。和会期间顾维钧几次与威尔逊交换意见,成功获得美国最初的支持和配合,为日后联美政策的形成留下伏笔。 当因为各种原因列强决定支持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并载入对德和约后,他主张拒签。这既有国内舆论的影响,也是他分析了拒约可能导致的后果:中国能否加入国联、是否妨碍协约国对德统一立场后,先争取保留签字,并经过从约内保留到约外保留的努力后慎重采取的选择。这样既实现了拒绝,又获得舆论的广泛同情,避免了因此可能导致的对国家的损害。这样既实现了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江苏苏州高新区(虎丘区)招聘两新组织专职党务工作者考试真题.docx VIP
-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整本书阅读(名著阅读12部)》教材知识梳理.docx VIP
- 大数据时代下航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解决对策分析.docx VIP
- 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 新教材培训.pptx
-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pdf
- 2024年江苏省高职单招《职测》参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 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数学综合与实践《设计学校田径运动会比赛场地》教学课件.pptx
- 房地产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x
- 2024轨道交通市域铁路和城轨交通运输管理和指令控制系统.docx
-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寒假作业“天天练”,附参考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