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用菌栽培--平菇栽培
第三节、栽培技术 两端封口,套塑料颈圈,旧报纸包装,两端出菇 两端接种 第三节、栽培技术 多点接种 菌丝满袋的速度较前两种更快 1.培养料配制 按配方称量主料辅料 加水并充分混合培养料 第三节、栽培技术 2.堆制发酵 (1)好氧发酵 发酵产生高温可杀死杂菌和虫卵;部分降解培养料 (2)建堆大小 宽1.2-1.5m,高1.0-1.4m,长度适当,培养料不少于250kg (3)建堆方式 疏松集中,抖松上堆,四周陡直 从堆顶向基部打孔通气,直径5cm,孔距20-30cm 建堆后用薄膜覆盖保湿,必要时加草帘麻袋覆盖保温 第三节、栽培技术 建 堆 第三节、栽培技术 插孔通气 (4)含水量: 夏季 1:1.6—1.7 冬季 1:1.4—1.5 春秋季 1:1.5—1.6 在第一次翻堆时调整水分 水分过多时摊开晾晒 水分过少时加0.5%石灰水 或80℃热水补充 第三节、栽培技术 检查含水量 (5)翻堆 第一次翻堆在料温达50℃以上时进行 此后料温在60℃持续12h以后进行 一般翻堆3-4次,历时6-8d。 第三节、栽培技术 翻堆 发酵质量判定方法: 培养料应呈黄褐色至深褐色,遍布白色粉状放线菌菌丝,具特殊香味,手感松散不发粘。 如果出现白化现象,培养料腐烂变黑,有酸臭味,则不能使用。 第三节、栽培技术 装袋 3.装袋灭菌(常压或高压) 第三节、栽培技术 灭菌方法与常规灭菌方法相同。 如果不进行灭菌,则称之为发酵料袋栽。 第三节、栽培技术 常压灭菌锅 高压灭菌锅 4.接种 第三节、栽培技术 一端接种 两端接种 多点接种 接种方式: 5.发菌管理 气温10℃以下,堆放4-5层 气温20℃以上,单层堆放 堆间距离保持在60cm左右 气温超过28℃则要开窗通风降温 每隔7-10d翻堆一次,促使发菌均匀 发菌期约20-30d 第三节、栽培技术 6.出菇管理 第三节、栽培技术 菌丝后熟期4-5天,待表面菌丝有淡黄色分泌物,此时 ----增加光照 ----喷水增湿 ----拉大温差 ----加强通风 注意:袋内温度控制在20-28℃ 后熟期菌丝分泌的淡黄色分泌物 当菌袋表面出现珊瑚状菌蕾群时,去掉报纸,保留颈圈。 增加菇房湿度,加强通风换气 出菇一潮后停水3-4d,以利养菌 出菇两潮后,采用注水法或浸泡法补水 第三节、栽培技术 增加菇房湿度 出现菇蕾群时,去掉报纸,保留颈圈 (二)发酵料+床栽 1.菇房消毒 用新配浓石灰水涂刷墙壁和床架1-2次。 每立方米空间用硫磺15g或甲醛和敌敌畏10ml,掺入适量干木屑或稻壳,点燃密闭熏蒸24h,再通风2d以后使用。 第三节、栽培技术 2.堆制发酵 与发酵料袋栽完全相同 3.铺料播种 ----下面铺塑料薄膜,料厚10-15cm,每平方米堆料15-20kg; ----气温低时料稍厚些,气温高时料稍薄些; ----播种分2层到3层,上中下层菌种用量为2:1:1。 第三节、栽培技术 重点是控制料温不得高于28℃; 料温过高时,应去掉覆盖得薄膜,开窗通风,喷水降温; 如果局部污染霉菌,可以涂抹石灰乳; 整个发菌期间保持遮光和相对干燥; 掀膜时间不宜太长。 4.发菌管理 第三节、栽培技术 除去报纸,增加光照,加强通风,每天掀动薄膜两次; 当珊瑚状菌蕾出现时,重点是通风和保湿; 如果通风和水分管理不好,会出现花菜菇和大脚菇。 5.出菇管理 第三节、栽培技术 以每丛中最大的菇体作为采收标准。 当菇盖基本平展,边缘稍微内卷,颜色开始变淡,孢子开始弹射时开始采收。 一手按住菌床,一手捏住菇柄基部,轻轻将整丛摘下,不要伤及菌丝。 采收后清理菇床,先通风1-2天,再调水至适量,盖膜停水养菌4-5d,最后增加光照,加强通风,增强湿度,以利出菇。 6.采收 第三节、栽培技术 (三)室外稻草生料栽培 稻草放在石灰水中浸泡 作用是软化、脱蜡 将泡好的稻草用清水冲洗 将泡好的稻草用清水冲洗 晾干 平铺在地(10cm厚) 撒菌种 铺草 再撒菌种 铺薄膜 薄膜上覆土 作用蔽光,使菌种与稻草接触 第三节、栽培技术 出菇管理 1.见光线 2.有温差 营养生长 生殖生长 (变温结实:香菇, 平菇) 进入子实体生长阶段一直需要光线 3. 水分管理 子实体: 桑葚期 → 珊瑚期 → 扇形期 → 成熟期 用水原则: ①由少到多 ②喷水由间接到直接 ③采收前偏干处理 第三节、栽培技术 肺形侧耳(Pleurotus pulmonarius) 一、概述 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 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 白灵侧耳(Pleurotus nebrod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