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热身练文综试卷(2010.6)
高三热身练文综试卷
2010.6
一、选择题
图1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t1时期至t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t1时期至t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此回答1—2题。
1.t4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t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①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 ②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 ③洪峰流量和出现频率增多 ④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 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 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覆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④城市化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雨强又称降水强度,指单位时间的降水量。读
1991-2005年间每小时4㎜以上雨强出现频数分布图
(见图2,单位:次/每年),回答3~4题。
3.分析频数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雨强出现频数在40以下
B.长江三峡地区雨强频数空间变化较小
C.四川盆地雨强频数高于同纬度地区
D.浙闽丘陵会出现频数高于100的高值区
4.关于雨强频数的原因及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东南沿海地区雨强频数较高,这与台风等天气系统有关
B.图中频数等值线多数呈东北—西南走向,这与夏季风有关
C.长白山区附近部分地区雨强频数在40以下,与距海近及东南风的迎风坡有关
D.南方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这与雨强频数大直接相关
回答5-7题
5.结合上表从2007年—2008年,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08年该市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产值不变
B.该市己由第二产业为主转化为以第三产业为主
.2008年该市第二产业产值下降
D.该市产业结构已经优化,不必要进行产业转移
6.下列在该市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中,起重要作用的部门可能是
A.电子工业B.生物制药.金融、物流D.花卉、园艺业发展
7.目前,该市土地、空间、能源、水资源、环境承载力己达“饱和”状态,但要实现万亿GDP需要更多劳动力投入。因此该城市今后发展措施合理的是
①引进高技术人才,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控制人口规模②实行区域经济合作,进行水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③加大科技投入,自主创新,发展高新产业和第三产业
④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价格,缓解土地、空间不足
A.①② B.②③ .②④ D.③④
在我国城乡转型进程中,农村由于人口非农业化
转发转移带来“人走屋空”,新建住房向外围扩展,
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原宅基地废弃、闲置,形成空心
化现象。图3为农村空心化演进的周期示意图。完成 图3
第8题。
8.农村劳动力大量短期外出打工,宅基地出现“季节性闲置”现象主要发生在
A.出现期 B.成长期 C.兴盛期 D衰退期
图4是我国四个城市下半年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变化图,读图完成9~11小题:
图4
9.4月15日这一天,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A. ①城市 B. ②城市 C. ③城市 D. ④城市
10.②城市的纬度最接近
A. 20°N B. 30°N C. 40°N D. 50°N
11.①城市位于③城市的
A.东北面 B.西北面 C.西南面 D.东南面
12.《九章算术》中有这样一题:“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该题目反映当时政府实行的政策是
A.奖励耕织 B.抑制商业 C.轻徭薄赋 D.闭关锁国
13.下列有关秦朝地方行政区划的表述,错误的是
A.“郡”、“县”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
B.“道”是设置于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地方行政机构
C.郡县长官全部由皇帝任免和调动,不得世袭
D.郡县制的建立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
14.某班同学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以下研究题目,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孔子办学: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 B.《诸子百家:筑就中华民族的精神》
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