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古文实词__传记类
切入点的确立 1、以文言字词句的基础着手; 2、懂得传记类文本的选文特点; 3、根据阅读进行解读: (1)人物(2)事件(3)品德 一、传记体文言文的选文特点 1.从体裁上说,选文均为史传作品。 主要以叙述为主,议论较少,篇幅短小,语言精练简洁。 2. 从内容上说,选文主人公多为正面形象,多为有声名的文臣武将,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简历和突出事迹。文章思想性强,选文一般突出人物敬业奉公的品行和卓异的才能。 二、传记类文本的四大读点 (一)是人物——传记人物为谁?哪一个朝代?还涉及哪些人? (二)是官职——此类文本的人物多是官员。要搞清楚他任何职?朝中官还是地方官?几度升黜? (三)是事件——要弄清楚文中写了什么事:孝悌?仁义?严厉?勤学?清廉?爱民?抗上?文治?武功?等等,一共写了多少件事? (四)是品格——文本的主人公多为正派人物,而题目要求“筛选”和“提取”的信息,又往往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品格。 三、三次审读,完成解题 (一)、初读文章、明确梗概。 1、弄清其人其事:勾画出文中出现的地名、人名、官名,弄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概括了解其人其事; 勾画出事件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明确事件。 2、疏通语句:添加出文段中部分句子省略的主语或宾语。 (二)、再读文章、推断文意。 1、方法:利用好文言的命题自身的题干,或正或错都是提示,有助于你对文意的推断。 2、要素:弄清叙事脉络,即何人在何地做了何事,结果怎样,有何后果或影响,这些事能表现主人公怎样的品质或才能。 3、语言:结合全篇推敲第一步中添加的省略部分是否合适。 (三)、核对文章、完成答题。 四、答题策略 1、语言题①选择题:判断词语释义的正误先要从语境中判断词的词性、然后带入原文检验释义是否正确。 ②翻译题:依照全文意思,先踩点---确定重要字词的文中意,然后结合句型规律做好句子的翻译。 2、信息题:多为人物性格概括题,或主要事件概括题。 ⑴人物性格概括题---采用排除法。在准确理解文句含义的基础上,注意四个照应①人物和事件是否对应;②人物品行与事件是否对应;③事件与事件的发展阶段是否对应;④刻画手法是否正确(手法如直接或正面表现,间接或侧面表现)。 ⑵主要事件概括题---把选项和原文的信息仔细进行核对,找出细节的误差然后进行选择。 附一:文言文中关于职务及升降的词语 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10)侍郎侍中:官庚侍卫。(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13)太史:记史,管文收。(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也是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 (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18)知县(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20)主簿:秘书。 (21)掾(yuàn)或掾吏: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 (22)有司 :有关的官员。(23)从事:比较小的官职。 2、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荐、举:由地方官向上一级或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 知: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 拜:授予官职。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 授:授给、给予官职。《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 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 仕:做官。如: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仕宦:做官,任官职。如:汝是大家子,仕官于台阁。《孔雀东南飞》 仕进:进身为官。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晋书?许迈传》 ②、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