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二作文素材——人物.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作文素材——人物

科学先锋徐光启 【人物简介】 徐光启(1562年4月24日-1633年11月10日),字子先,号玄扈,教名保禄,汉族,明朝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是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中国明末数学和科学家、农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通天文、历算,习火器。入天主教,与意大利人利玛窦研讨学问。1612年,担任历书纂修官,与传教士熊三拔共制天、地盘等观象仪。次年遭攻击,称病辞职,屯耕于天津。熹宗即位,因为志不得展,称病辞官。后复职,后因为忤逆魏忠贤被革职。崇祯元年(1628)召还,奉敕督领历清军。三年,疏陈垦田、水利、救荒、盐法等拯时急务,擢礼部尚书,奉旨与传教士龙华民、邓玉函、罗雅各等修正历法。赠少保,谥文定。徐光启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之一,是上海地区最早的天主教徒,被称为“圣教三柱石”之首。著有《徐氏庖言》、《诗经六帖》,编著《农政全书》、《崇祯历书》,译《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 【人物事略】 知行合一的徐光启 徐光启20岁考中秀才,但是他36岁才中举人,43岁才考中进士。在考中秀才后的十多年里,因为家境贫寒,连年自然灾害,他参加举人考试又屡试不中,这期间,他备受煎熬。为了支撑家庭的生计,他不得已在家乡和广东、广西教书,他看到一位读书人死读书从而发狂发疯,于是他开始质疑当时流行的心学,认为流行于明中叶以后的陆王心学所主张的禅静顿悟、反对经世致用,实为误国害民。 速用句评:“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这句话最初不是为了徐光启而说,但是徐光启却将其体现得最好。 速用方向:转折 贫穷 醒悟 生活 苦难 财富 2、集腋成裘的徐光启 《农政全书》是徐光启在农学成就上的集中体现。但是书并不是一气呵成的。徐光启在为他父亲居丧的3年期间,就在他家乡进行农业试验,总结经验,写了《甘薯疏》等农业著作。1613年秋至1618年闰四月,徐光启又来到天津垦殖,进行第二次农业试验。1621年又两次到天津,进行更大规模的农业试验,写出了《北耕录》等著作。这两段比较集中的时间里从事的农事试验与写作,为他日后编撰大型农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622年启告病返乡,继续试种农作物,同时开始搜集、整理资料,撰写农书,以实现他毕生的心愿。崇祯元年(1628年),此书写作才初具规模,直到去世也没有给书定稿。这部农书最后由他的门人陈子龙等人负责修订,在徐光启死后的第6年,刻板付印,并定名为《农政全书》。 速用句评:只要选定了方向,并且不懈努力,就自然有高飞成功的时候。因为徐光启的不放弃,所以他用零碎的时间写成了一部科学的大书,人生的大书。 速用方向:方向 积淀 成功 放弃 得失 忙闲 3、低调谦逊的徐光启 徐光启考中进士,通过殿试测试,被皇帝任命为翰林院庶吉士,因为当时已有惯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他前景一片光明。当时,他的文章得到馆师的交口称赞。中国历来“文人相轻”,而徐光启先生对同学们一向尊重,且心怀儒家中庸之道,虚怀若谷,行事为人不愿意张扬跋扈,纵是才华横溢,也不锋芒毕露,头角峥嵘。所以,他常常有意放弃一些做馆课文章的机会,以便让同学们都有机会得到馆师的嘉奖。这样的精神,在他以后的仕途生涯中,一直成为他内心的行事做人的原则。也因为如此,他才能够在保持自己的特立独行的同时而不受到同僚的攻击,最后位极人臣,科学研究也取得极大成功。 速用句评:水处下地,故莫与之争。水并非是不争,只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尽头是远方。有了自己明白的方向,所以水最终汇入大海,永不枯竭。 速用方向:退让 低调 策略 胸怀 4、为官清廉的徐光启 徐光启最后做到了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位极人臣。明代时,在徐光启的家乡上海老城厢曾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谚:“潘半城,徐一角”,意思是潘家的私人园林气势浩大,几乎占了半个上海城;而为官比潘家大的徐光启,却只辟处上海城的一只角。学者张溥曾到过徐光启寓所,见他在案前奋笔疾书,房间仅一丈见方,除书桌、书柜、椅子外,墙角放着一张床,身边只有一位老仆帮他做些杂货。他过七十岁生日时,在京城不发请帖,一如平常。而且早已写信叮嘱自己在家乡上海的小辈,所有送来的礼物,一概辞谢不受。就是自己的亲朋好友送来的贺礼,也婉言谢绝。上海的儿孙辈知道老爷子的脾气性格,照办不误。他死后,人们发现他床上的棉絮已经腐烂,因为他使用的保温的暖水壶早就漏水。 速用句评:独立特性,保持操守,不为习气污染,出淤泥而不染,在官场却做到如此清廉,是不容易的,所以这就是他的难能可贵的地方。 速用方向:清廉 慎独 操守 对比 5、情深意重的徐光启 从1600年他主动到南京拜访利玛窦开始,两人逐渐相知,他向利玛窦学习《几何原本》等西方科学知识,并为利玛窦传教给予很大帮助,利玛窦向他学习中国文化,两人亦师亦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611年夏天,利公玛窦神父的墓地改建竣工,11月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