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_第三章___地下水赋存.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_第三章___地下水赋存

第三章 地下水的赋存 ;第一节 包气带与饱水带 ;包气带:地表以下,地下水面以上,未被水充满的岩土层。 包气带中地下水的存在形式:气态水、结合水、毛细水和重力水等多种形式。 研究意义: 1、包气带是包水带与大气圈、地表水圈联系的通道; 2、对人类生产影响较大。 三、饱水带 饱水带是岩石空隙全部为液态水所充满;第二节 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 ;二、实际工作中,含、隔水层划分时注意的问题 含、隔水层是相对概念,划分时要根据研究区的需水要求,即考虑岩层所能给出水的数量大小是否具有实际意义。 例:同一目的,同一岩层,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划分; 同一地区,同一岩层,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划分。 三、弱透水层 指渗透性较差的岩土层,在排供水中,提供较少的水量,在发生越流时 在水头差的作用下,可透过该层。 ;四、含水层的形成条件 ①、要有空隙大,且连通性好的储水空间。 ②、要有有利于地下水储存的地质构造(蓄水构造)。 ③、要有充足的补给来源。 五、含水层的分类 1、按含水层空间形态分:松散岩层(层状);坚硬基岩(块状、带状、脉状) 2、按含水介质分:孔隙、裂隙、岩溶 3、按埋藏条件分:潜水含水层、承压含水层 4、按渗透性特征(渗透系数)分: ⅰ均质和非均质含水层; ⅱ各向同性(如松散岩石构成的孔隙含水层)和各向异性含水 层(如裂隙含水层)。;第三节 地下水分类 ;二、地下水分类;三、划分意义 1、埋藏条件:含水层岩层在地质剖面中所处的部位及受隔水层(弱透水层)限制的情况。 划分意义:可以了解地下水与外界联系程度,更有利于说明地下水的形成。(补给区、排泄区及动态特征)。 2、含水介质:岩石的空隙类型。 划分意义:含水介质是地下水分布和运移的通道,更有利于说明地下水的分布、富集和运动。目前孔隙水的研究已经很清楚,裂隙水研究还不是很好。;图3-2 地下水类型组合图;一、潜水 1.定义:赋存在地面以下,第一个区域性隔水层之上,而且有自由水面的水称作潜水。 2.特点: 无隔水顶板; 积极参与水循环(补给、排泄); 动态随季节变化明显; 重力释水; 易受污染; 一般情况下,潜水面与地形起伏相一致;兔胃羌革驰浪里孽暴历婆祟游取术钟硝惧杜冲脐乘型魏以喇悔幻锁京说繁3_第三章___地下水赋存3_第三章___地下水赋存;二 潜水等值线应用 (1) 可以判断与地表水的关系:补给还是排泄? (2) 判断地下分水岭的分布位置,与地形是否吻合。 (3) 可以确定潜水面的坡度和潜水水力梯度。 (4) 结合地形图,确定潜水位埋深。 (5) 确定含水层厚度,推断含水层岩性和厚度的变化。 (6) 确定给水和排水工程的位置。 ;注释 ① 确定潜水的流向及水力坡度。垂直于等水位线,自高等水位线指向低等水位线的方向即为流向。在流动方向上,取任意两点的水位高差,除以两点间在平面上的实际距离,即为此两点间的平均水力坡度。 ② 确定潜水与河水的互补关系。 ③ 确定潜水面埋藏深度。 ④ 确定含水层厚度,推断含水层岩性和厚度的变化。当等水位线图上有隔水层顶板等高线时,同一测点的潜水水位与隔水层顶板标高之差即为含水层厚度。等水位线越疏,水力坡度越小,透水性越好,单位距离消耗的能量???小,含水层厚度越大。 ⑤ 确定给水和排水工程的位置。合理布置水井和其它集水建筑物,水井应布置在地下水流汇集的地方,排水沟(截水沟)应布置在垂直水流的方向上。;第五节 承压水 ;图3-4 承压水要素图;二、承压水分类 承压水主要受控于地质构造,其次是地形和岩性。 1、形成 地质构造,最有利于形成承压水的构造是向斜(自流盆地)和单斜(自流斜地)。 2、分类 根据构造和地形的关系分: 自流盆地中承压水:正地形盆地,地形与构造形态一致。 自流斜地中承压水:排泄区一般为点状排泄,上升泉。; ;三、承压水等水压线;图3-7 承压水等水压线图 1-地形等高线(m); 2-含水层顶板等高线(m); 3-等测压水位线(m); 4-地下水流向; 5-承压水自溢; 6-钻孔; 7-自喷孔; 8-含水层; 9-隔水层; 10-测压水位线; 11-钻孔; 12-自喷孔;四、承压水与潜水的释水机理对比;五、 潜水与承压水的相互转化 ;第六节 上层滞水 ;图3-9 上层滞水示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