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区际联系区域协调发展
* *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然性。 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一直以煤炭为主,环境污染严重;具有清洁优势的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很低;北煤南运给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很大压力。 3.我国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②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②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对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合理配置东部的资金、技术优势和西部的资源优势,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对环境的影响 有利:①东部地区:天然气部分代替煤炭,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②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不利:途径地区地貌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管线建设易造成生态破坏 方面 影响 南水北调三线方案的比较 优点:线路长度最短 缺点:地形复杂、起伏大,工程难度最大 西线 优点: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流;水源地水质好 缺点:需挖输水渠道,工程量较大 中线 优点:可利用现有京杭大运河,工程量小,工期短;可调水量大 缺点: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耗能大,运营费用高;水质条件较差 东线 线路 优缺 点对 比 南水北调的意义与环境影响 1.意义 (1)社会效益:改善调入区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资金。缓解城乡争水,工农业争水,地区争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 (2)经济效益:促进调入区的经济发展。 (3)缓解地下水位下降和漏斗面积扩大趋势,控制地面沉降,使区域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 2.环境影响 (1)长江径流量减少,枯水季节海水上溯,河口地区盐度升高,水质下降。 (2)径流量减少使长江泥沙淤积加重,航道淤塞。 (3)对江淮沿线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4)东部地区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易引发土壤盐碱化。 (5)沿线大量污水排放降低水质。 意义 方面 对调入地区 对调出地区 资源 缓解资源短缺问题 促进资源开发 经济 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 社会 带动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 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 生态环境 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经济收入增加)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方法 Z真题感悟找准方向 K考点突破主干整合 栏目链接 产业转移的原因 Z真题感悟找准方向 K考点突破主干整合 栏目链接 名师点拨 图解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劳动法案分析.doc
- 劳动纠纷务处理.ppt
- 劳动法与动关系.ppt
- 勤剪指甲卫生.ppt
- 勇敢面对折和困难.ppt
- 匀变速直运动.ppt
- 包装设计路.ppt
- 匀变速直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ppt
- 化叙述为写.ppt
- 包装设计例欣赏.ppt
- DB14∕T 143-2019 苹果褐斑病测报调查规范.docx
- DB14∕T 1417-2017 人工生态公益林经营技术规范.docx
- DB14∕T 1469-2017 胡麻垄膜集雨沟播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14∕T 1457-2017 带柄玻璃杯标准规范.docx
- DB14∕T 1394-2017 北柴胡良种繁育技术规程.docx
- DB14∕T 1352-2017 晋北区旱地黍子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14∕T 560-2010 人工影响天气火箭作业系统年检技术规范.docx
- DB14∕T 1510-2017 玉米镰孢穗腐病抗性鉴定牙签接种技术规程.docx
- DB14∕T 166.2-2007 太原绿色转型标准体系 第2部分:框架.docx
- DB14∕T 703-2012 气象灾害等级划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