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侨乡貌.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狮侨乡貌

第五章 侨乡概貌 第一节 侨乡的形成 侨乡是华侨的祖籍地,闽南语叫“黑蓝血迹”,也就是出生地,或总称“唐山”,华侨(包括先辈)的故乡。因此,侨乡的形成与华侨出国的历史和人数相辅相成,当地华侨出国早,当地成为侨乡也会早,当地出国华侨人数多,当地成为侨乡好就快。1988年前石狮市届于晋江县的一部份,所以它的华侨出国历史和侨乡形成与晋江全县大同小异。石狮市是著名侨乡,华侨出国历史长,人数多,其侨乡的形成与晋江全县一样,有着自己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一、背景与条件 晋江、石狮人出国侨居的历史虽始于宋、元,但其时人数很少。族谱记载明代成化六年(1470)后逐渐有出国定居者,不过仍为数不多。至隆庆元年(1576年,明朝政府批准福建巡抚涂泽民关于开放“海禁”的奏请,这才为晋江人到东南亚贸易和出国谋生提供了机会。靠近漳、泉的菲律宾,“商贩至者数万人,往往久居还返”。当时泉州港已开始衰落,晋江人往菲多由漳州月港出海,仅万历三十四年(1606),由漳州到马尼拉的25艘中国帆船就载运了2011名移民,其中有不少晋江、石狮人。 明代中后期,赋役苛重,土地兼并加剧,而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已开始萌芽,进一点刺激晋江、石狮民众出洋营生。与此同时,倭寇骚扰之患更使晋江、石狮人民惨遭茶毒,因而纷纷浮海逃生。大崙《蔡氏族谱》载:“岳燹后,阖族苦于倭寇,纷纷外逃出浑”。据安海黄、陈、颜等10姓11部族谱记载,明万历崇祯年间侨外者即达66人。此外,还有因炎荒或吏治腐败而被迫出洋者。1607年前后,金井坑西村大饥荒,150多人相继出逃外浑,谋求生路。终明一代,晋江、石狮华侨已经大量涌现,足迹遍及日本和南洋各地,而逐渐以旅居菲律宾群岛者为多。 清初,“海禁”又起,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政府稍开“海禁”,准许人民出海经商。同年,厦门正式设立海关,从此出国谋生的晋江、石狮人逐浙增多。鸦片战争后,厦门成为西方殖民者掠卖华工的口岸,成千上万的晋江贫苦劳动人民被掠卖到东南亚各地,这是晋江、石狮人出国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一页。 晋江、石狮人出国后,眷属均由居国内,华侨与家庭、故土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华侨出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谋生瞻养家庭,因此,他们在异域就千方百计赚钱,然后往家里寄侨汇,养活父母妻室、子女等一家人。经济稍有积累时,许多人买田地,建楼房。更有许多华侨采取亲牵亲、邻帮邻的办法,扶持亲人亲戚和宗亲出国。他们便是“父挈其子,兄率其弟,接踵而至,居斯食斯,以生以养,工商学贾,各从其业“。随着石狮出国的华侨经过艰苦奋斗,能在侨居地立足下来,经济上开始有稍微积累;加上出国人数的增中,家乡的侨汇日益增多。侨属在衣着、饮食、婚丧喜庆、住房等方面就逐渐有别一般农民,为时侨乡的特点就明显,侨乡就开始慢慢形成,这就是石狮侨乡形成的背景与条件。 二、侨乡与形成 明代后期泉州及石狮一带出国华侨人数显著增加,使石狮一带侨乡开始萌芽。石狮侨乡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抗日战争前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间,华侨汇款和华侨投资有大幅度增加,侨汇多了以后,侨乡的特点也就显得突出。清同治七年(1868),捐建石狮城隍庙的善男信女中已有旅菲华侨507人,石狮街市已颇具规模,石狮侨乡已具雏形。19世纪70年代前石狮的永宁镇、祥芝镇、蚶江镇均已成为侨乡繁荣的商来集镇。这些以商业为主的消费集镇形成后,又进一步促进周边村(居)侨村的形成,并刺激侨乡经济经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的发展。 三、发展与变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石狮侨乡经数十年的发展,日益繁荣,据1925年9月9日上海《申报》登载的石狮籍旅菲华侨颜文初的《菲岛通讯》记述;晋江县,“计八百余乡,皆聚族自(而)居。大乡者万余人,数见不鲜,小乡者亦百人以上,其生活皆籍南洋为挹注。各乡红砖白垔之建筑,弥望皆是。婚嫁之费,普通人开销皆在千金以上”。 1941年12月底太平洋战争爆发,侨汇断绝,多数侨眷生活陷于困境,起初变卖金银首饰、衣服家具。继而变卖房屋、田地、卖儿卖女,甚至跳水上吊自尽。石狮《民声报》1944年5月报导: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侨眷平时无寸圭可耕,无余米量存信者,故侨汇一断,生活转变最为明显。南洋战争不及一月,则见深沪自狮头街至东鼓山,有拍卖故衣者二十余摊,春节过后,衙口、金井、石狮各处,故衣摊有如而后春笋,与日俱增……。”八年抗战期间,侨乡经济十分萧条。 抗战胜利后,侨汇虽然恢复,但国民政府发动内战,滥发钞票,以致通货恶性膨胀,物价高涨。至1948年8月国民政府实行幣制改革,换发金圆券时,物价暴涨竟为战前的492万多倍。过9个月金圆券跨台时,物价又上涨120万多倍。在这种情况下,战时被破坏的公路尚无法全面恢复,更谈不上侨乡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侨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社会安定,归侨、侨眷再也不必因为土匪抢劫、官兵骚扰、乡镇保甲抓丁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