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了解地质图
认识地质图;;;(二)图示规格
1)图名:地名或图的类型;图名摆在图外的正上中。
2)图例:说明图中内容的小方框;一般摆在图的右边框外。通常,图例的类型包括地层、岩体、构造和其他,从上到下顺序排列。其中对地层而论,特别强调从上到下,从新到老的排布。)
?3)比例尺:数字、实线段;图名之下。
4)责任表:包括制图单位、日期、资料来源等内容;摆在图例的下方。
??????若为正规区调图件还应该包括柱状图(摆在图的左边)、图切剖面图(摆在图的下边)。;;(四)读水平及倾斜岩层区地质图
???*用凌河地质图,凌河地质图读图要点!
??? 1)本区地形地貌的总特征:三面环山,中间低凹,凌河由NE向SW方位流出,图中水系呈树枝状发育。
??? 2)地层图例和图内地层界线分析可知:本区D2-P2,K1-K2各时代地层,无沉积间断,为整合接触关系,但是,K1与P2间缺失了三叠系、侏罗系沉积物,由此可见K1与P2间为不整合接触关系。
??? 3)进入图内详细分析可知, K1与P2为角度不整合接触(依据K1底面界线与下伏D2-P2地层界线呈斜交关系)。
??? 4)K1-K2地层界线与等高线呈平行关系,说明K1-K2地层为水平岩层。
??? 5) D2-P2地层界线与等高线呈“V”字形相交,说明D2-P2地层为倾斜岩层。;;实习二 在地形地质图上利用等高线求产状; 由此可知:只要能作同一层面不同高程相邻的两条走向线,再根据其高程和水平距,即可求出岩层的产状。
??? 2、求解步骤
?????? 1)在平面图中画出100m和150m高程的两条走向线。? 2)画倾向线(作两走向线的垂线,由高到低)。3)画α角的对边线BC(两走向线的高差,将实际距离换算为平面图距离)。
?????? 4)连接AB,注明α角。;二、用三点法在地形地质图上求产状;;实习三 作水平、倾斜岩区图切剖面图; 3、绘制地质剖面图:将地质图上的剖面线与地质界线(地层分层界线、不整合线、断层线等)的各个交点投影到地形剖面曲线上,按各点附近的地层倾向和倾角绘出分层界线。如剖面线与地层走向线斜交时,则应按剖面方向的视倾角绘分层界线。
??? 4、完善图名、比例、岩性花纹、地层代号。剖面图图名一般放置在中间正上方或正下方。 5、着色
??? 6、作业与要求
??????? 1)采用凌河地质图,在马鞍山一带求产状。
??????? 2)过AB点作图切剖面;完善图名、比例、花纹、代号、着色。;C;;实习四 阅读褶皱地区地质图 ;一、对单个褶皱形态的认识和分析
(1)区分背斜和向斜
从一个老地层或新地层着手,横过地层总的延伸方向观察,如老地层两侧依次对称地分布着新地层,则为背斜;反之,则为向斜。
(2)确定两翼产状
褶皱两翼产状及其变化,主要从地质图上标绘的地层产状符号直接来认识和分析。如在大比例尺地形地质图上,岩层产状常据地质界线的“V”字形法则来判断产状或利用作图法求出两翼地层产状。分析两翼产状是分析褶皱形态的基础。;(3)判断轴面产状
在地质图上,从两翼产状大致判断出轴面产状。如两翼倾向相反,倾角大致相等,则轴面直立;如两翼倾向、倾角基本相同,则轴面产状也与两翼产状基本一致(即为等斜褶皱)。对于两翼产状不等或一翼倒转的褶皱,若为背斜,其轴面大致是与倾角较小的一翼的倾斜方向近于一致。除平卧褶皱和等斜褶皱外,轴面倾角一般大于缓翼倾角而小于陡翼倾角。据轴面产状与两翼产状的关系可描述褶皱。;(4)确定枢纽产状
枢纽水平的褶皱,其两翼地层的走向近于平行。如两翼岩层走向不平行,或两翼同一岩层界线呈交合或弧形转折弯曲,可认为褶皱枢纽是倾伏的。
如果褶皱轴面直立或发育陡倾斜的倾伏褶皱及地形比较平缓的情况。可以用下列方法判断枢纽产状。倾伏背斜的倾伏端两翼地质界线交会成“V”形或弧形,“V”形的尖端或弧形的凸侧指向枢纽倾伏方向;向斜则反之。另外,沿褶皱延伸方向核部地层出露的宽窄变化也能反映出枢纽的产状。核部变窄或闭合的方向是背斜枢纽倾伏方向或向斜枢纽扬起方向;通过褶皱各层界线转折端点的连线,即为轴迹。 ;;(5)认识转折端形态
在地形较平缓的情况下轴面直立或陡倾胁倾伏栖皱,在地质图上褶皱倾伏端的地层界线弯曲形态大致可以反映褶皱在剖面上的转折端形态。
(6)判断翼间角大小和褶皱紧闭程度
据两翼地层的倾角大致地判断翼间角的大小,可以描述褶皱紧闭程度(利用赤干投影或几何作图法可较准确地确定翼间角)。;(7)分析褶皱平面形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三相整流逆变桥的课程设计.doc
- 三维UG讲座.doc
- 三角形的应用示例.ppt
- 三角函数检查.doc
- 三角形知识的重点.ppt
- 三角矢量单元考试.doc
- 三角形矢量评论.doc
- 三角测量基本问题.doc
- 三角矢量综合训练.doc
- 三角形矢量与答案.doc
- 2023年7月党建评论汇编(16篇).docx
- 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汇编(9篇).docx
- 调查研究主题评论文章、研讨发言、心得体会汇编(23篇).docx
- 宣传部工作情况报告汇编(10篇).docx
- 2篇:2025年贯彻八项规定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专题党课讲稿例文.docx
- 2025年市交通局党组书记在学习八项规定精神理论学习中心组会上研讨发言材料与开展学习八项规定主题教育工作方案【2篇文】.docx
- 2025年全面深入贯彻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讲话稿党课讲稿例文【word版2篇】供参考.docx
- 领导2025年在深入贯彻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部署会上的讲话稿与在市商务局党组研究部署深入贯彻八项规定专题会讲话稿【2篇】.docx
- 2025年全面深入贯彻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实施方案与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情况总结【2份文】.docx
- 2025年贯彻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专题党课讲稿【word版范文2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