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光路调整和镜头参数测量
光路调整和透镜参数的测量
透镜是光学基本元件,工程中常用它建立光路作为传输光能量和光信息,并是组成各种光学仪器的主要组件。不同的用途需要焦距不同的透镜或透镜组。通过测量透镜的焦距,我们可以掌握透镜成像规律,学会光路的分析和调整技术,这对了解光学仪器的构造和正确使用很有帮助,为探索其它学科提供了实际的手段和技能。
[预习要点]
1.什么是薄透镜?什么是近轴光线?透镜成像公式的使用条件是什么?
2.什么是自准法?它的光路及成像有什么特点?
3.什么是共轭法?用共轭法测透镜焦距有何优点?
4.什么叫等高同轴?用什么方法调节等高同轴?
[实验重点]
1.加深理解透镜成像规律。
2.掌握简单光路、光轴的调节技术。
3.学习测量薄透镜焦距的方法。
4.学习不确定的计算方法。
[实验仪器]
光具座、凸透镜、物屏、像屏、白炽光源、平面镜、光具凳、光学平台、分光计(参阅教材P203,图4.3.2)。
[实验原理]
透镜的中心厚度()比透镜焦距小很多,约为,我们称之为薄透镜。
1.薄透镜成像规律
(a)凸透镜(会聚透镜)
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当一束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通过透镜后,将会聚于主光轴上距透镜光心0为的焦点上,称为焦距,见图1(a)。
图1 透镜的焦距(b)凹透镜(发散透镜)
图1 透镜的焦距
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一束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通过透镜后,经折射变为发散光束,发散光的反向延长线与主光轴交于点,称焦点到透镜光心0的距离为焦距,见图1(b)。
在近轴光线的条件下,薄透镜的成像公式为:
(1)
式中,—透镜的焦距,p为物距,q为像距。
符号规则:
物距p为正值表示实物,为负值表示虚物。
像距q为正值表示实像,为负值表示虚像。
焦距为正值表示凸透镜,又称正透镜;为负值表示凹透镜,又称负透镜。
2.透镜焦距的测量原理
图2
图2 自准法测凸透镜焦距
图3 自准法测凹透镜焦距
这个方法是利用物距等于焦距使之产生平行光,在用平面镜把平行光原路返回到物屏上,看到成像。用像是否清晰检验调焦是否完成,用像所在位置检验透镜光轴与平面镜法线是否平行。
如图2,在凸透镜后面放一平面镜,当物距等于凸透镜焦距时,则物光经过凸透镜后成为平行光,被平面镜反射回来的平行光再次经过凸透镜后所成的像也在焦平面上,且为倒像。据此就可测出焦距。
分光计仪器中的望远镜调节光路就是自准光路,解决望远镜调焦及望远镜光轴调节问题,如图4所示。
(2)用共轭法测凸透镜焦距
取物屏与像屏之间的距离a大于四倍焦距(4)时,移动透镜,则在屏上两次成像,如图5所示。物距为时,像屏上出现一个放大的像(此时像距为);当物距为时,像屏上又得到一个缩小的像(此时像距为)。透镜在两次成像之间的位图5 共轭法测凸透镜焦距移为。根据透镜公式(1),可得:
图5 共轭法测凸透镜焦距
由图5可证
又
所以
(3)用自准法进行分光计中望远镜调焦和光轴调节
望远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见图6。当目镜与绿十字之间距离发生改变时,黑叉丝的清晰度也会随之发生改变,称为望远镜目镜调焦。而绿十字与物镜间距离发生改变,称为望远镜调焦。当它们间距等于物镜焦距时,绿十字发出的绿光经物镜出来变成平行光,再经小平台上平面镜反射回来通过物镜聚焦在绿十字所在平面黒叉丝上,成清晰的像。望远镜光轴与平面镜垂直时,绿十字像会落在黑上叉丝。
*(4)用平行光法测透镜焦距
用物屏、凸透镜、平面镜组成自准光路,见图7,移动透镜当物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去掉平面镜,放上待测凸透镜与像屏,移动凸透镜,像屏上出现清晰像时,。
图7
图7 平行光法测凸透镜焦距
[实验内容]
1.单透镜系统的共轴调节
(1)粗调:将光源、物和透镜靠拢,调节它们的高低左右位置,使它们的中心处在一条和导轨(光学平台)平行的直线上,使透镜的主光轴与导轨(平台平面)平行,并且使物屏、透镜和像屏与导轨(平台平面)垂直,判断方法为目测,判断精度在一小区域内即可,故称为粗调。
(2)细调:用成像规律来判断和调节,用位移法光路,使物的中心、透镜光心达到同轴等高要求,只要透镜移动时,大像中心和小像中心重合。(调节技巧为大像图8追小像),见图8。
图8
2.自准法测凸透镜焦距
按图2放置物屏、凸透镜及平面镜,移动凸透镜,使在物屏上能看到清晰的倒像,记下物屏位置及凸透镜位置,焦距。
数据记录:
表1 物屏= ㎝
次数
名称
1
2
3
4
5
平均
3.共轭法侧凸透镜焦距
使物屏和像屏间的距离a大于4。物屏与像屏的位置分别为和,透镜在成大像和小像时的位置分别为和,透镜在两次成像之间的位移,物像之间的位移。
数据记录:
表2 单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CD33漫反射型操作说明书中文版.pdf
- 电力牵引传动与控制.ppt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1《力》习题及答案.pdf VIP
-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力学经典习题(附解析).pdf VIP
- 2024年土地抵押借款合同范本6篇.docx
- 政治-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2025届高三第一学期学业期末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试题和答案.docx
-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2024世界机器人报告(中文版).pdf
- 2024届高三九省联考地理:新疆联考2024届高三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地理试卷(含解析).pdf VIP
- Siemens 西门子家电 洗碗机 SJ656X26JC 使用说明书_2.pdf
- 2024离婚起诉书离婚起诉状【范本】.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