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关于提高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提高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

论提高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 应店街镇中 黄亚丽 [摘 要]: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怎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一直是每个老师都在探索的问题。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可以创设适合初中学生的问题情境,设计活跃、生动的数学活动来增加数学课的有趣、多样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字]:问题情境,数学活动,兴趣 学校课堂教学面临着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中求发展,在探究中求创造,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创设问题情境,设计数学活动,吸引学生积极的投入,积极的的思考无疑是事半功倍的方法。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努力克服(寻求达到目标的途径),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学习任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创设问题情境、设计数学活动正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这一种需要,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设置适合学生的问题情境,设计需要学生积极参与的数学活动,可以激活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为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合适的思维意向,从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益。 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能激发在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不同的方法: 1、利用数学故事、典故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方面的故事很多学生都没有听说过,而听故事是每个学生喜欢的事情,用数学故事来设置问题情境可以一下子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继续往下探索的兴趣。 小数点的代价 在平时的作业和数学考试时,经常发现学生在计算时出现小数点的错误,讲了很多遍都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在偶尔的机会下我看到了一个关于小数点的故事: 1967年8月23日,前苏联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突然发生了恶性事故--减速速降落伞无法打开。前苏联中央领导研究后决定:向全国实况转播这次事故。当电视台的播音员用沉重的语调宣布,宇宙飞船两个小时后将坠毁,观众将目睹宇航员弗拉迪米·科马洛夫殉难的消息后,举国上下顿时被震撼了,人们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在电视台上,观众看到了宇航员科马洛夫镇定自若的形象,他面带微笑地对母亲说:妈妈,您的图像我在这里看得清清楚楚,包括您的头上的每根白发,您能看清我吗?能,能看清楚。儿啊,妈妈一切都很好,你放心吧!这时,科马洛夫的女儿也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她只有12岁。科马少夫说:女儿,你不要哭。我不哭……女儿已泣不成声,但她强忍悲痛说:爸爸,您是苏联英雄,我想告诉您,英雄的女儿会像英雄那样生活的!科马洛夫叮嘱女儿说:学习时,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联盟一号今天发生的一切,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 在改作业和考试的时候,我惊喜地发现学生计算的错误明显地少了。有时候耳提面命的效果还不如讲一个故事让学生们记忆深刻!今后在教学上确实可以多应用一些课外的故事加深学生们的印象。 (2)无理数的由来 例如在引入无理数的时候,教师给学生讲一个数学史上的故事:“在公元前五世纪到六世纪的时候,希腊有个毕达哥拉斯学派。这个学派崇拜数,认为“万物皆数”,认为数只有整数与分数。后来他们的一个门徒发现了除整数与分数外,还存在着一种既不是整数又不是分数的数。这是对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理论和信念的极大打击,于是,毕达哥拉斯学派极力不让这个秘密泄露出去。但是,据说米太旁登的希帕苏斯还是把这个秘密泄露出去了,于是他被毕达哥拉斯学派扔进了大海。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数呢?为什么毕达哥拉斯学派如此恐惧,而还有人为了这个数丢了性命。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无理数。“教师的这段话,激起了学生对学习无理数的极大兴趣,都恨不得马上知道无理数是什么样的一种数,后面的教学效果当然可想而知是很好了。 2、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生活,认知最牢靠和最根深蒂固的部分就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和经常用的知识,有些已经进入了他们的潜意识。如果数学教学中能以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引入,和学生的这些知识作类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刚接触有理数加法运算的时候, (1)(+30)+( )=- 70 (2)(- 25)+( )= 25 在学习有理数减法之前要解决这个题目,对基础一般的同学就比较困难。因此为了学生便于接受,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把题目放到实际生活中:(规定赚钱为正,亏钱为负) (1)某商店第一天赚了30元,结果两天一共亏了70元,那么第二天是赚钱还是亏钱?赚或亏多少呢? (2)某商店第一亏了25元,两天一共赚了25元,那么第二天是赚钱还是亏钱?赚或亏多少呢? 这样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就简单多了。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