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密诗学的理论品格及其批评实践 - Digital Commons @ Lingnan.PDF

高密诗学的理论品格及其批评实践 - Digital Commons @ Lingnan.PDF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密诗学的理论品格及其批评实践 - Digital Commons @ Lingnan

嶺南學報嶺南學報 Lingnan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Volume 6 第六輯 : 明清文學研究 Article 3 7-2016 高密詩學的理論品格及其批評實踐 Yin JIAN G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嶺南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 Follow this and additional works at : http://commons.ln. du.hk/ljcs_n w Part of th Chin se Studi s Commons 參考書目格式 R comm nd d Citation 蔣寅 (2016) 。高密詩學的理論品格及其批評實踐。《嶺南學報》,第六輯,頁37-61 。檢自 http://commons.ln. du.hk/ ljcs_n w/vol6/iss1/3 This 名家論壇 Sp cial Invit d Pap r is brought to you for fr e and op n acc ss by the D partm nt of Chin se at Digital Commons @ Lingnan Univ rsity. It has b n acc pt d for inclusion in 嶺南學報 Lingnan Journal of Chin se Studi s by an authoriz d administrator of Digital Commons @ Lingnan Univ rsity. 高密詩學的理論品格及其批評實踐 蔣 寅 【摘 要 】作爲清代自乾隆中葉一直綿延到晚清的地域性詩 歌流派,高密詩派,始終是在對前人詩學的批判中深化,同時也是 在與當代詩學的對話中展開的,其中不只包含着對王漁洋神韻詩 學、沈德潛正统詩學、袁枚性靈詩學的揚棄,也包含了對明代以來 山東格調詩學的繼承和改造。它通過《重訂中晚唐詩主客圖》對 中唐詩歌的獨到發掘和把握 ,爲詩壇引入一種新的美學理想和藝 術典範 ,并以縝密的批評为其師法路徑加以定位與拓展 ,以其平 易近人的品格再度摇撼“詩必盛唐”的傳统壁壘,給乾隆後期到 嘉、道之際的詩歌以有力的影響。 【關鍵詞】清 代 詩 學 高 密 《重訂中晚唐詩主客圖》 格調 派批 評 影 響 作爲清代自乾隆中葉一直綿延到晚清的地域性詩歌流派,高密詩派由 李氏三兄弟的創作所確立,并通過編纂《重訂中晚唐詩主客圖》而振名鄉 里 ,最後以李憲喬游宦粵西時與袁枚的交游爲契機,實現它由山東到嶺南 的傳播。高密詩派這一建構、發展歷程,同時也是高密詩學觀念確立與展 開的過程。它始終是在對前人詩學的批判中深化,同時也是在與當代詩學 的對話中展開的,其中不只包含著對王漁洋神韻詩學、沈德潛正統詩學、袁 枚性靈詩學的揚棄,也包含了對明代以來山東格調詩學的繼承和改造。它 對中唐詩歌的獨到發掘和把握,爲詩壇引人一種新的美學理想和藝術典 範 ,并以其平易近人的品格再度摇撼“詩必盛唐”的傳統壁壘 ,給乾隆後期 到嘉、道之際的詩歌以有力的影響。目前學界對高密詩派的研究,只觸及 • 38 • 明清文學研究(嶺南學報復刊第六輯) 《重訂中晚唐詩主客圖》的編纂及李氏兄弟詩學觀念本身的若干問題®,尚 未能在乾隆朝詩學史的特殊語境及歷史展開中把握高密詩學的理論品格 及批評實踐,本文擬從四個方面來略加論述。 一、格調派的底色 孔子曾説:“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 行。” 《論語•公冶長》)這句話也可讓我們奉爲考察後代詩學觀念的座右 銘,判定一個詩人或詩歌流派的詩學傾向,不光要看他們怎麽主張,怎麽標 榜,還要看實際怎麽取捨,更要看他們接受什麽樣的傳統。這在唐代以後 已成爲決定一種詩學基本傾向的核心因素。李懷民兄弟雖然對王漁洋詩 學頗有微詞,但暗裏卻著實亦步亦趨地繼踵王漁洋的足迹。因爲他們同樣 受到山東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