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VAR模型的森林植被碳储量影响因素分析-生态学报
第 35 卷第 1期 生 态 学 报 Vol.35,No.1
2015年1月 ACTA ECOLOGICA SINICA Jan.,2015
DOI:10.5846/ stxb201405291107
吴胜男,李岩泉,于大炮,周莉,周旺明,郭焱,王晓雨,代力民.基于VAR模型的森林植被碳储量影响因素分析———以陕西省为例.生态学报,
2015,35(1):0196鄄0203.
WuSN,LiYQ,YuDP,ZhouL,ZhouWM,GuoY,WangXY,DaiLM.Analysisoffactorsthatinfluenceforestvegetationcarbonstoragebyusingthe
VAR model:a case study in Shanxi Province.Acta Ecologica Sinica,2015,35(1):0196鄄0203.
基于VAR模型的森林植被碳储量影响因素分析
———以陕西省为例
1,2 3 1 1 1 1,2 1,2 1,*
吴胜男 ,李岩泉 ,于大炮 ,周摇 莉 ,周旺明 ,郭摇 焱 ,王晓雨 ,代力民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摇 110016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摇 100049
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摇 100091
摘要: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对现在及未来的气候变化、碳平衡都具有重要影响。 而对影响森林植被碳库的自然
和非自然因素进行研究更是对增强森林的碳汇作用,继而改善生态环境状况意义重大。 现有的森林动态模型虽然可以很好的
模拟碳储量各影响因子之间的联系,但研究往往集中于小尺度从单一影响因素着手,且由于确定模型输入变量和参数的复杂
性,使得这些模型在区域甚至更大尺度上的应用存在着一些困难。 因此,运用VAR 模型,以陕西省为例,构建森林植被碳储量
与病虫害发生面积、木材产量、森林火灾面积、森林抚育面积、人工更新造林面积、降水和温度之间的动态关系,来验证该模型在
省级尺度条件下的区域森林植被碳储量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可行性。 结果表明:各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呈一阶单整序列
并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VAR模型也通过了平稳性检验满足运行的前提条件。 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可知,森林
病虫害、木材产量对陕西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呈现出很明显的负作用,并且贡献度很高,分别为5.61%和4.52%;森林抚育、人工
更新造林对碳储量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期;火灾、温度和降水的冲击给碳储量带来的影响均不明显。 模型较好的模拟了各影
响因素对陕西省碳储量的影响,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该模型可应用于省级尺度条件下的区域森林植被碳储量影响因
素分析。
关键词:植被碳储量;影响因素;VAR模型;脉冲响应;方差分解
Analysis of factors that influence forest vegetation carbon storage by using the
VAR model:a case study in Shanxi Province
1,2 3 1 1 1 1,2 1,2
WU Shengnan , LI Yanquan , YU Dapao ,ZHOU Li ,ZHOU Wangming , GUO Yan , WANG Xiaoyu ,
DAI Limin1,*
1Institute of Applied Ecology,ChineseAcademy of Sciences,StateKey Laboratory of Forest and Soil Ecology,Shenyang 110164,China
2 University of Chinese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
3 ChineseAcademy of Forestry,Beijing 100091,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土壤肥力评价方法探讨-长江科学院院报.PDF
- 土壤肥力变化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资源科学.PDF
- 土壤胶体稳定性影响因素.PDF
- 土壤肥力和灌水量组合对不同类型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农学学报.PDF
- 土壤空气的特点学习目标.PPT
- 土壤空气与大气组成的数量差异.PPT
- 土壤被压实.DOC
- 土壤胶体在不同饱和度土壤介质中的释放与淋溶-农业环境科学学报.PDF
- 土壤结构体-OK.PPT
- 土壤酶对农药降解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中国农学通报.PDF
- 基于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的土壤肥力质量评价-中国生态农业学报.PDF
- 基于土壤137Cs监测的土壤侵蚀与有机质流失———以-核农学报.PDF
- 基于RUSLE的环杭州湾地区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及关键敏感因子识别!.PDF
- 基于三明治估计的全国土壤=情估计方法-中国农科院资源区划所期刊.PDF
- 基于土壤肥力指标的夏玉米养分吸收和产量关系模型的-矿业科学学报.PDF
- 基于各向异性皮质骨的钻削温度研究-中国工具信息网.PDF
- 基于加速碳酸化法稳固化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试验研究-东南大学学报.PDF
- 基于图解法的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组塔受力分析-电力建设.PDF
- 基于多输出PID神经网络的碳化塔建模研究-智能与网络化系统研究所.DOC
- 基于分水岭变换及分层区域合并的城高分辨率影像分割-北京大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