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传统自治方式变迁的政治生态学分析.doc

水族传统自治方式变迁的政治生态学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族传统自治方式变迁的政治生态学分析

水族传统自治方式的变迁 ——政治生态学视角的审视 三都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处云贵高原苗岭山脉以南的都柳江和龙江上游。这里山岭纵横,溪流交错,中间夹着若干起伏的丘陵,也有若干平坝,自然环境非常幽美.到处是青山绿水互相辉映,银白色的河流,环绕着隐没在云雾中的雪山,因而一向誉为象“凤凰羽毛一样美丽”的地方。这里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该县内共有水族1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0%左右。水族人民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与当地的布依、苗、瑶、汉等族人民共同劳动,互相学习,友好相处,发展了经济上的联系和文化上的交流,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进步,结成了不可分离的关系。水族人民勤劳勇敢,纯厚淳朴,具有光荣传统。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风俗习惯,反过来,这些民风民俗又渗透到水族活动的各领域—— 从物质到精神,从生产到生活,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到言行举止,无不留下风俗习惯的足迹。研究这些风俗习惯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水族自治方式 1、自治的组织形态 从唐代的羁糜制开始,历代中央王朝均对水族地区采取世袭的“土司”统治,直到民国十三年(1924年)土司制度在水族地区才最后消亡。除了地方性的“土司”制政权之外,古代水族社会主要靠其内部形成的社会基层组织来实现自我管理。水族社会基层组织表现为“洞”、“水”、“榔”以及由“榔”派生的“阿卡”、“瓮”等组织形式。 据传说,大约在一百年以前,水族地区,仍然很尊重一种自然领袖,水话叫Pu}戈alts就是会讲道理的老人的意思。人民有什么纠纷的事,都请他们来调解,他们威望很高。但他们并不是世袭,一也不是法定的必须服从者,他们调解的纠纷,都是引起不成文法的格言来分析案情的是非,把案件公平合理的处理。有时当事的两造,各请有各的1_Pu戈ai29那就由两位Pu戈ai“来辩驳,辩到不能辩的就输。他们的处理,虽然不是强制服从,但因为他们都很公正,所以输的也心悦诚服。后来受统治阶级的干涉,那些官吏,挑拨输理者向统治政府起诉翻案,因此,这些Pu4戈}1Z也就逐渐消失他们的作用。但最近几十年,一些小事纠纷,有些当事的两造仍愿意请所谓乡老来调解。调解不成,再向统治政府起诉。不过那些所谓乡老,多半混进一些小官吏,已不是以前的自然领袖做Pug戈aiz了,所以处理也不会公平,一般人也认为是多此一举了。至于引的那些格言(水语叫戈a i也就没有人会讲了。 族长制。据传说,水族在很早以前是有族长制的。一族之中族长威望最高。水族地,有很多寨名、地名,都以族长的名字称的。在本族中,就是有的有权有势的当权派,对他也不敢不在表面上表示伪善的辞色。但是这种族长,也只是等于自然领袖,已经不成为制度了。 2、家长制,水族的家庭,家长的权力是很大的,家中的一切经济事务,对内对外,都由一个家长掌握。家长权首先属于辈尊年长者。辈尊年长者不能或不愿掌权时,则推到辈尊年次者。最尊辈者不能或不愿时,推到次一辈之年长者。绝人多数以父系为主。只有在父系无人能掌权时,始由母系按班辈年龄的秋序来掌权。这就是说,如果儿子能掌权,母亲还在,也就不当家了。并且母系当家长,如果变卖产业,或处理婚丧等重大问题时,需得父系的家族同意,母系的家族不得独断独行。 水族社会讲究树立整体形象,同一姓氏,聚族而居,形成具有同一父系血缘关系的村落。村落内部长幼有序,人们共同遵守世代相承的家风传统,以保证村寨得以连绵发展。 “洞”作为水族初期的社会基层组织,最早是由单一氏族组成的村落,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村落逐渐发展成为包括若干个氏族宗支的亲族联合体,这些联合体以父系血缘为纽带,居住于一定的地域。在组织内部,人们利用血缘关系的调节,使整个“洞”的群体个人共同生产,开发疆域,并维系组织的正常运行,对外,则以“洞”的整体组织形式参与地方性的管理和社会活动,从而使之成为具有地缘意义的社会组织单位。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洞”一直作为水族社会的基层组织,人们以“洞”为基础而形成的同一氏族宗支,活动于相同的地域,共同开发自然,从而形成同一姓氏的村落,这种历史遗迹在今天的水族社会中,仍然可以从民族学的材料中获得许多例证。如:水族的许多自然村寨,仍然冠之以“洞”名,如上三洞、下三洞、潘洞、洞塘、牛路洞、一十二洞、鱼村洞、千救洞、千凯洞等。这些冠之洞名的村寨,有的还包括若干个派生的小寨,它们均为单一姓氏的村落,拥有共同的父系血缘血统。 水族社会在“洞”组织时期,为维护村落的生存和氏族宗支的不断向前发展,所形成的组织管理方式,则孕育了水族管理制度的诞生。 “洞”组织的进一步向前发展,便形成了“水”组织。一个“水”组织包括若干个“洞”,形成一个部落。“水”组织的组合原则是居住于相邻地域并互有婚姻关系的若干个“洞”,以地缘意义组合在一起,这样,在对外交往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