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管料自动输推料机构设计研究毕业论文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旋压成型技术的概述 1
1.2 旋压成型技术的开发背景 1
1.3国内外相关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2
1.4 机械手的组成与分类 4
1.4.1机械手的组成 4
1.4.2机械手的分类 4
第二章 管料自动输推料机构(上料)总体设计方案 6
2.1 几种不同的管料上料机构 6
2.2论文题目的应用背景 7
2.3主要技术规格参数 7
第三章 研究路线 9
3.1管料自动输推料机构(上料)总体结构概略 10
3.2上料装置运行的说明 11
3.3对于管料自动输推料机构驱动系统的选择 11
第四章 上料装置的具体设计和计算 12
4.1总体设计示意图 12
4.2V型料架的设计 13
4.3上料装置设计的基本要求 15
4.4上料机构的导轨与推料装置 16
4.5推料装置的电动机选择 19
4.6液压缸的选择 22
4.7上料装置的受力计算及推料器的强度校核 25
第五章 工业上料机构的安装与安全要求 28
5.1上料机构的安装 28
5.2上料机构运转安全措施 28
第六章 结 论 31
致 谢 32
参考文献 33
第一章
1.1旋压成型技术的概述
旋压技术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技术,据文献记载最早起源于我国唐代,由制陶工艺发展出了金属的旋压工艺。到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宇航事业的开拓,普旋工艺大规模应用于金属板料成形领域,从而促进了该工艺的研究与发展。在二十世纪中叶以后,普通旋压有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重大进展:一是,普通旋压设备逐渐机械化与自动化,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模拟手工旋压的设备,即采用液压助力器等驱动旋轮往复移动,以实现进给和回程,因而减轻了劳动强度。二是,在20世纪60~70年代出现了能单向多道次进给的、电器液压程序控制的半自动旋压机。三是,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国外在半自动旋压机的基础上,发展了数控和录返式旋压机。这些设备的快速发展将旋压工艺带进了中、大批量化的生产中。
近20年来,旋压成形技术突飞猛进,高精度数控和录返旋压机不断出现并迅速推广应用,目前正向着系列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在许多国家,如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己生产出先进的标准化程度很高的旋压设备,这些旋压设备己基本定型,旋压工艺稳定,产品多种多样,应用范围日益广泛。
我国旋压技术的发展状况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但近年来取得了较大发展,许多产品精度和性能都接近或达到了国外较先进水平。国内许多研究所(如北航现代技术研究所、黑龙江省旋压技术研究所、长春55所等)已经研制出了性能较好的旋压机。
1.2 旋压成型技术的开发背景
随着现代战略的发展,海洋将成为重视的焦点,潜艇凭借其水下作战的特性,着实起着杀手锏的作用,在海洋中的战略地位愈加明显。如何增加下潜深度,加大航程是潜艇设计的要求。增加下潜深度就必须提高压缩空气瓶的承压能力。压缩气瓶是潜艇的一个关键部件,其承压能力的高低及容积的大小是影响下潜深度和时间的重要技术指标。目前国际上先进潜艇的压缩气瓶普遍采用高强度无缝钢管经热旋压收口制造而成,其直径最大为600毫米,长度为15米,钢管壁厚度为35毫米,承压能力为40Mpa,下潜深度已达400米左右。
我国目前还没有研制出旋制大口径压缩气瓶的数控旋轮式热旋压收口机,目前主要使用落后的刮板机生产大口径压缩气瓶,工艺落后,产品承压能力低,质
量不稳定。
同时,由于我国长期遭到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生产压缩气
瓶大口径、大吨位的旋压设备进口一直受到限制,潜艇压缩气瓶的制造受到了旋压工艺装备能力的严重制约,有的甚至还没有采用旋压这种先进的口部成型办法,使得压缩气瓶的承压能力有着相当的局限性,已成为潜艇制造技术发展的瓶颈。
此外,研制大口径气瓶热旋压收口机在解决了潜艇压缩气瓶制造难题的同时,还解决了大口径、大弧形部的弹体加工的技术难点,提高了材料利用率。
在民用技术方面,还可以打破天然气运输车车载气瓶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具有无法衡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世界的汽车产量和汽车保有量都在不断增加;目前全世界的汽车年产量已超过5000万辆,汽车保有量已达7亿辆,汽车运行消耗石油量占全世界石油产量的一半以上;依据国外1994年的研究报告及世界上石油的蕴藏资源和消耗量的预测,全世界的石油资源仅能够供人类使用约50年;即到21世纪中叶,汽车以石油作燃料的时代将会结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汽车产量和保有量也在迅速增加;1995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为1100万辆,1998年达到1300万辆,到200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2000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新办“924”政策组合拳深度解读:创新货币政策工具箱,多措并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docx
- 售电企业电力交易负荷预测管理导则.pdf VIP
- 发电企业电力市场交易辅助决策信息系统技术规范.pdf VIP
- 北斗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电力现货交易辅助决策系统解决方案.pdf
- 2023发电企业现货交易辅助决策管理系统.docx
- KSC20系列开关磁阻电动机控制器使用说明书V_1.2.docx
- 一种电力现货交易辅助决策系统模型.pdf VIP
- 北斗产业园风险分析与应对策略.docx
- Unit 1 Greetings P1 Greet each other(教学课件)一年级英语上学期(沪教版 2024).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