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7届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doc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7届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7届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全国卷 天一大联考 2016-2017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四) 语 文 本试题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 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 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带一路”建设中,如果做好了“民心相通”工程,能更好地解决政策沟通、道路联 通、贸易畅通等问题,促使沿线国家团结起来。 B.敦煌吐鲁番文献数量庞大,涉及多种文字,包括多个国家多种已失传的民族古文字, 体现了不同文明间的对接与交流,交汇共存。 C.敦煌吐鲁番文献中除了汉文、西夏文、蒙古文等佛教典籍外,也有祆教、摩尼教等地 界各种宗教文献,反映了不同宗教的包容共存。 D.敦煌吐鲁番文献所反映的文化交汇、文明融合的状况,所表现的丝路精神,为今天的 “一带一路”建设的稳步实施提供了借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随着中外商人在狭长而神奇的丝路走廊奔走,东西方文明也在这里碰撞融合,敦煌 吐鲁番文献正是这些文明交流交汇的实物见证。 B.《金藏》本汉文佛经残叶的天头、行间带有回鹘文批注,可看到元时吐鲁番地区佛教 气氛之浓,和新疆其他地区趋伊斯兰化不同。 C.敦煌文献的主体是佛教文献,也有许多儒家、道家经典,其中一些《道德经》还出自僧 人之手,可见儒、释、道三教融合的情况。 D.敦煌吐鲁番文献保存了古文化面貌,它几乎以原生态形式保存了大量俗文化写本, 如最早的词集《云谣集》、讲唱文学作品“变文”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丝路文明遗存的敦煌吐鲁番文献说明了亨廷顿提出的“文明的冲突”理念的偏颇,揭 示了丝路沿线国家间获得深度认同与持久合作的可能性。 B.据唐玄宗“御注”《孝经》《金刚经》《道德经》注本在敦煌文献中的发现,可窥见唐统 治者的宗教态度,宗教在国家治理中开始产生影响。 C.敦煌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独特的人文环境,通过敦煌文献可以看到汉文化与少数 民族文化的交汇,以及汉文化自身的一些思潮的调适整合。 D.对敦煌文献中雅俗文化互相渗透与融合的研究,可为我们解决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 的转化问题提供借鉴,有益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陕甘宁胜利会师表明中国革命事业经过漫漫长夜中的艰难跋涉,已经渡过了生死存 亡的危急关头,开始由挫折走向胜利。 B.在新的时代,虽然条件变了,但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不会变,我们拥有恪 守理想信念的政治定力,必能使中华民族一往无前。 C.长征提供了如何对待群众利益、处理民族关系的范本,我们一定要按照这些方法,坚 持一切为民的思想,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D.在新长征路上,我们也面临很多挑战,这些挑战堪比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我们应大 力弘扬长征精神,努力创造出新的业绩。 5.文中第4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答: 6.本文是《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作为社论,本文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百年震柳 梁衡 7.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篇采用衬托的方法介绍海原大地震,把这场地震与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 比较,便于读者更形象地认识事物的特征。 B.文章第③段巧妙使用动词和比喻修辞,形象再现海原大地震情形,把大地震横摧一 切的气势写了出来,反衬了震柳的顽强的意志。 C.文章第⑤段采用叙述、说明、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法,抓住柳树柔弱又刚强、适应性 强等特征,对柳树进行了热情的赞美。 D.文章写地震撕裂了一棵树,可是这棵树却化作一团绿色的云,抚平了地球的伤口,暗 示了地震给人带来的伤痛已被抚平。 E.文章用惊心动魄的文字写地震,做到了文采、史料、哲思的结合,将可贵的“震柳精 神”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读来荡气回肠。 8.赏析文章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4分) 答: 9.“百年震柳”有怎样的深刻意蕴?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十五年/大计京官政府/欲庇私人/去异己/吏部尚书杨巍承意指惟谨/自修患之/先 期上奏/请勿以爱憎为喜怒/排抑孤立之人/ B.十五年/大计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