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G企业规范劳务派遣用工研究
总第220期 管理论坛
OOI编码:10.39690.issn.1007—0079.2011.33.016
关于G企业规范劳务派遣用工研究
张瑞祥
摘要:vY,G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目前劳务派遣用工方式在G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劳务派遣;用工;规范;研究
作者简介:张瑞祥 (1976-),男,广东花都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部,工程师。(广东 广州 510623)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33—0043—02
劳务派遣在国内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近年来发展迅速,现在 支,综合核算单位支出成本比劳动合同制员工的支出大大降低。
已经成为各类企业非常重要的一种用工形式。这种用工形式给劳动 3.有利于降低劳动关系方面的风险
力市场带来了新鲜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为了规范劳务 对劳务派遣的用工形式,派遣员工的劳动合同是与劳务派遣机
派遣的用工形式,先后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专 构签订的,用工单位与派遣员工只是一种有偿使用关系,这样用工
门对劳务派遣制订了详细的条款规定。这些法律法规对劳务派遣 单位就可以减少与派遣员工在劳动关系上可能出现的纠纷,而且劳
用工形式在企业中的应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务派遣机构在劳动关系处理方面的专业性更有助于进一步地降低
一 、 劳务派遣的概念 用工单位在劳动关系管理方面的风险。
劳务派遣是指劳动者与依法设立的劳务派遣机构订立劳动合 三、G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现状
同,并由劳务派遣机构按照劳务派遣协议约定将劳动者派遣到实 G企业是特大型地市供 电企业,企业规模大,员工人数多,近
际用工单位工作的用工形式。与传统雇用方式比较,劳务派遣最大 年更被上级单位定为创建国际先进供电企业的试点单位。由于各种
的特点是雇用和使用分离,劳资关系从传统的两方关系变为三方关 历史原因,G企业劳动用工情况相当复杂,目前对员工仍是按身份
系,劳动者与劳务派遣机构形成雇用关系,与用工单位形成使用和 进行管理,全民合同工、县集体工、农电工、农村电工、临时工、劳
被使用的关系。 务派遣工等身份的称谓依然存在。从2001年起,G企业开始采用劳
务派遣的用工形式,最初应用于呼叫中心的座席员岗位,后来应用
范围逐步铺开,劳务派遣制员工人数也越来越多。现在G企业已有
劳务派遣制员I1000多人,并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岗位。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G企业在上级单位的统筹指导下,结合企
业 自身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的劳动用工规范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
效,但是在劳务派遣用工管理上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图1劳务派遣关系图 1.劳务派遣制员工与其他身份员工存在交叉混岗情况
劳务派遣实质上将劳动事务管理划分为两部分:实际用工单位 目前,不少劳务派遣制员工被安排在主营业务岗位上,与其他
负责派遣劳动者的生产性劳动事务管理,如岗位安排、劳动任务安 身份的员工一起工作,从而产生了交叉混岗情况。这种做法与劳动
排、安全卫生管理、劳动纪律的制定和执行等;劳务派遣机构负责 合同法提出的劳务派遣一般适用于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岗位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