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l2o3颗粒增强cu基复合材料
Al2o3颗粒增强cu基复合材料
AI203颗粒增强黄铜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高导热导电,耐高温和耐磨损等优良特性 , 被普遍认为是用于轴承,轴套及电器元件的理想材料。目前粉末冶金是制备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因为它允许在较宽的范围内控制其成分和显微组织,同时又具有成型的灵活性。这篇文章主要讨论了Al2o3颗粒增强cu基复合材料时的情况。
Al2o3颗粒增强cu-zn合金复合材料
对于Cu-Zn-Al203这几种密度 , 尤其是熔点相差很大的材料来说 , 这种方法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其中烧结工序是制备复合材料的关键,直接影响材料的致密度和强韧性,直接决定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本文将机械合金化与热压烧结工艺相结合,以高能球磨获得的纳米级 AI203为增强体, 用热压烧结法制备 AI203颗粒增强的Cu-Zn 复合材料。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 , 进一步探讨烧结规范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Cu-Zn-AI203复合材料在不同烧结时间和烧结压力烧结性能如图 l、2 所示。图 3 所示为烧结温度对复合材料硬度和密度的影响,下图是 AI203含量对复合材料硬度和密度的影响。
烧结工艺参数的影响
由图l可见随时间延长,材料硬度和密度均上升,但烧结 2 h以后上升较缓慢。图 2 表明随压力升高,复合材料的硬度和相对密度均升高。压力为60Mpa 时,相对密度可达到96.2%硬 度 值 为 HVl38。由图3 可见随烧结温度提高,材料相对密度缓慢增加, 但硬度在850 ℃以前随温度升高缓慢升高,但在850 ℃以后则显著降低,960 ℃时,复合材料硬度只有HV42,可见烧结温度是一个关键因素。图 4 研究 了 不 同 AI203 含 量 对 复 合 材 料 硬 度 及 密 度 的 影响,AI203含量在 2.5%~5% 之间时,密度略有下降,而硬度上升到 HVl44.3。但 当 AI203 含 量 加 到 l0%时,硬度和密度明显下降。分析认为是由于高的AI203含量使得粉末原始硬度高,加压成型时抗力较高,不易获得致密的组织,实验中金相组织观察也证实这一点。
烧结后复合材料的相结构分析
图 5 为热压烧结复合材料的 X 射线衍射图。烧结温度 850%时间 2h压力 50 Mpa 。由 图 5 a 知,2.5% AI203的铜基复合材料相比未烧结的球磨粉,Cu 衍射峰明显增强,并出现了 AI203的衍射峰,表明烧结过程中原来非晶态的氧化铝发生了晶化转变。图 5 b为 5% AI203 含量 的 Cu-zn 基 复 合 材 料 的 XRD图9可见 Cu 的衍射峰比 2.5 AI203含量的材料弱且宽,说明前者的晶粒细。经计算,5%AI203含量的Cu-zn 基复合材料的晶粒度为3l.l nm ,2.5% AI203的材料为 35.7 nm ,控制了烧结过程中纳米晶的长大。这与Bayer 所做结果基本相符,Bayer 研究了 0%~2.5%Zn合金化 l2h的粉末在 600%和800%退火 6h后的晶粒尺寸,发现晶粒尺寸均在30 nm 以内,表明 Cu-zn 合金在长时间退火中保持了高的热稳定性。
烧结过程分析
材料的烧结过程是由原子扩散形成粘结面,粘结面扩大形成烧结颈 ,从而使颗粒界面形成晶粒界面;晶粒长大,空隙减小,烧结体致密化的过程。热力学认为, 粉末烧结是系统自由能减小的过程,这是烧结过程的驱动力。机械合金化制备的 Cu-Zn-AI203复合粉的烧结过程有其自身的特点。机械合金化制备的 Cu-Zn-AI203合金粉具有很高的位错密度,同时高的表面积和细小的晶粒提供了足够的原子扩散途径。在烧结过程中,原子可以同时通过表面扩散和体积扩散两种方式迁移,因而有利于压坯的致密化过程。在加热加压的烧结过程中加压时间越长,压力越大,烧结体产生的塑性变形可能性越大,孔隙消失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密度随保温加压的压力增加和时间延长而增加。烧结温度则通过影响原子的扩散速率而影响复合材料的致密度。烧结温度越高,试样相对密度上升,但温度升高,晶粒尺寸也会长大 , 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导致材料硬度、强度降低。
结 论
1 烧结温度可较大幅度改变复合材料的密度、硬度 ,烧结温度为850℃时可获得最佳性能。
2 烧结压力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材料致密度,50 Mpa 即可获得较好的性能。
3 最佳保温时间为 2 h ,过分延长保温时间对该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也不明显。
4 控制烧结工艺参数,可获得致密的纳米氧化铝颗粒增强的Cu-Zn 复合材料。
5 氧化铝颗粒含量高,晶粒细,硬度上升;但超过10%以后,材料致密度下降,硬度下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精品解析: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江南快速 西威+TOMCB+LCB2原理图.pdf
- 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
- 津津有味·读经典Level1《格林童话选》译文和答案.docx
- 金融企业会计第三版孟艳琼习题答案.doc
- 各层级护士考核内容及评价标准.pdf
- 津津有味·读经典Level1《柳林风声》译文和答案.pdf
- 【西门子】SINUMERIK 840D sl 操作组件 - TCU 30.3.pdf
- 第17课《昆明的雨》说课课件.pptx VIP
- 倾斜摄影测量实景三维建模技术规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