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马克思主义史家论史家修养毕业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克思主义史家论史家修养毕业论文 目 录 摘 要…………………………………………………………………………………I Abstract………………………………………………………………………II 引 言…………………………………………………………………………………1 一、论治史的方法与撰述技艺……………………………………………………4 (一)关于史料的搜集和整理…………………………………………………4 (二)关于历史研究的方法……………………………………………………8 (三)史学著述的撰著与表述…………………………………………………11 二、论史家的知识结构与知识面…………………………………………………14 (一)专与通……………………………………………………………………14 (二)拓展知识的途径…………………………………………………………18 (三)史学家要懂得和掌握些外语……………………………………………20 三、论史家的理论水平与思维能力………………………………………………23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历史研究……………………………………………23 (二)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与方法……………………………26 四、论史家的道德修养与思想境界………………………………………………30 (一)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30 (二)学术民主——“百家争鸣” …………………………………………32 (三)史学研究上的批评与自我批评…………………………………………34 (四)谦虚谨慎和勇于学术创新………………………………………………36 结 语………………………………………………………………………………40 参考文献……………………………………………………………………………42 致 谢………………………………………………………………………………4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48 引 言 历史研究,就实质而言,是史学工作者和研究者的一种认识活动。但史学工作者和研究者的认识活动,往往依赖于史学工作者和研究者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认识方法以及品德操守等,也就是传统史学所说的史学“四长”:才、学、识、德。“史才”指史家研究历史的才能,具体说就是史家驾驭史料与表述史实的才能,主要包括治史的方法、技艺、研究历史的才智和撰述史著的文笔。“史学”指史家掌握知识的多少和程度的深浅,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史家的知识结构与知识面。“史识”是指史家的见识的高低,也就是史家的理论思维能力、水平和思想见解。“史德”是指史家应有的史学职业道德修养和责任感等。 在中国史学史上,关注并论述史家修养的问题有悠久的历史。孔子便十分重视史学修养,他强调史家应“书法不隐”,并作为“良史”的标准,以后的史家大体以此为准则。但是在中国古代史学史上,明确和系统论述史学修养的是唐代刘知几提出的史学“三长”论,他说:“史才须有三长,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夫有学而无其才,亦犹有良田百顷,黄金满籯,而使愚者营生,终不能至于货殖者矣。如有才而无学,亦犹思兼匠石,巧若公输,而家无楩柟斧斤,终不果成其宫室者矣。犹须好是正直,善恶必书,使骄主贼臣以知惧。此则为虎傅翼。善无可知,所向无敌者矣。” 他的思想初步奠定中国传统史学史家修养论的基础。以后的史家,不断继承和发展刘氏的理论。清代的章学诚是古代史家修养理论的集大成者,在刘氏“三长”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史德”,即“能具史识者,必知史德。史德者何?谓著书者之心术也”,这样就构成了史学“四长”,即史才,史学,史识,史德。近代史家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对史学修养也有阐述,只是把史德放在首位。 此后,中国现代各派史家对此问题一直十分重视。其中,马克思主义史家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现代史学史上,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获得了蓬勃发展,并在中国的史坛上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史坛上,以李大钊和马克思主义史学五大家为代表的史家,著书立说,蔚为大观。他们有良好的史学修养,对史学修养也多有论述。但是,目前把他们作为一个学术群体,系统和明确地来研究他们有关史家修养思想的著述还不多见。目前的相关研究,基本是对他们有关史家修养的理论及实践的某些方面进行研究,不是很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分析研究也不够。 相关的研究论文主要有:张文生《论李大钊的史才》,《聊城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主要从李大钊的史才、史学、史识、史德四个方面论述李大钊的史才;孙功《论李大钊的史学思想》,《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主要从什么是历史:“活的历史”与“死的历史”,史家何为:“实在的事实”与“历史的事实”,什么是历史学:“科学性”与“艺术性”,史学何用:“脚踏实地的人生观”与“乐天努

文档评论(0)

你好世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