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岛至兰州公路陕西境壶口至雷家角高速公路地段隧道施工设计毕业论文目录
第1章 设计总说明 1
1.1 设计原则概述 1
1.2 技术标准 1
1.3 隧道建设地区工程地质条件 1
1.3.1 区域地形、地貌 1
1.3.2 水文与气象 2
1.3.3 地质条件 2
1.4 横断面设计 4
1.4.1 建筑限界 4
1.4.2 隧道内轮廓 4
1.5 隧道衬砌结构 4
1.5.1 围岩划分 4
1.5.2 衬砌设计 5
1.6 防排水设计 5
1.7 通风设计 6
1.8 照明设计 6
1.9 洞门设计 7
1.9.1 洞口位置选择 7
1.9.2 洞门选择 7
1.10环境保护 7
第2章 用收敛——约束法验算初期支护 8
2.1确定计算参数 8
2.2计算隧道周边设计支护阻力与径向位移 9
2.3计算初期支护能提供的总支护阻力和允许隧道洞壁产生的总径向位移 11
2.4初期支护总阻力和位移的校核 14
第3章二次衬砌验算 15
3.1基本计算数据 15
3.2衬砌几何要素 16
3.2.1衬砌几何尺寸 16
3.2.2绘分块图 16
3.2.3求半拱的轴线长度 16
3.2.4求各分块接缝中心几何要素 16
3.3计算位移 18
3.3.1单位位移 18
3.3.2载位移——主动荷载在基本结构中引起的位移 18
2.3.4墙底(弹性地基上的刚性梁)位移 25
2.4解力法方程 26
2.5计算主动荷载和被动荷载(=1)分别产生的衬砌内力 28
2.6最大抗力值的求解 29
2.7计算衬砌总内力 30
3.8衬砌截面强度验算 32
3.9内力图 33
第4章 通风计算 34
4.1基本资料 34
4.2需风量的计算: 34
4.2.1设计浓度: 34
4.2.2 CO排放量: 34
4.2.4烟雾排放量: 36
4.2.5稀释烟雾的需风量: 37
4.2.6稀释空气中异味的需风量 37
4.3通风设计计算 38
4.3.1自然风阻力 38
4.3.2通风阻抗力 39
4.3.3交通通风力 39
4.4风机选型 41
第5章 隧道照明 42
5.1入口段照明 42
5.1.1入口段亮度: 42
5.1.2入口段长度: 42
5.2过渡段照明 43
5.2.1过渡段亮度 43
5.2.2过度段长度 43
5.3中间段照明 43
5.4出口段照明 43
第6章 施工说明 45
6.1施工内容 45
6.2施工方案设计 45
6.3弃渣方案 46
6.4施工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46
6.5环境保护 46
第7章外文翻译(原文) 48
第8章外文翻译(译文) 65
参考文献 79
致谢 80
第1章 设计总说明
1.1 设计原则概述
该项目位于青岛至兰州公路陕西境壶口至雷家角高速公路地段。老君公路隧道位于此高速公路上,起始桩号左线为K30+150至K27+580,总长约为2570m、右线为K27+580至K30+100,总长约为2520m。隧道行车道宽度均按设计行车速度120km/h考虑;隧道衬砌结构设计采用“新奥法”复合式衬砌、高压钠灯光电照明、机械通风;隧道洞门型式主要采用台阶式洞门。隧道围岩岩性以黄土为主,围岩级别以Ⅴ级为主。该隧道对克服地形障碍,改善线形,提高车速,缩短里程,节约燃料,节省时间,减少对植被的破坏以及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设计依据及执行规范: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公路隧道设计细则》(JTG/T D70—2010)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
1.2 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设计行车速度 120km/h
隧道净宽 11.5m ( 3.75×2+1+1+0.75+1.25)
隧道净高 5.0m
设计荷载 公路I级
1.3 隧道建设地区工程地质条件
1.3.1 区域地形、地貌
本项目所在区位于陕西省北部,延安市东南,总体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隧道岩性主要以黄土为主,区内最高点为1150米,最低点位于起点南川河河道,海拔865.0米。路线穿越区多在南川河河谷及其两侧,南川河河谷多位耕地,植被覆盖率较高。台塬北部斜坡长期遭受台塬塬面自北而南水流冲刷,水土流失相当严重,植被覆盖率较差。
1.3.2 水文与气象
隧道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第四系的孔隙潜水和泥盆系的基岩裂隙水: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存在与冲洪积和洪积物中,次为残坡积物中,水量不大,一般0.1~0.6 L/s,主要补给来自于大气降水,次为地表沟谷水渗透补给;基岩裂隙水,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