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特色的书院制度.ppt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独具特色的书院制度

独具特色的书院制度 一、书院的产生 “书院”这个词最早见于唐代。当时有两种场所被称作“书院”,一种是由中央设立的主要用做收藏、校刊和整理经籍的地方,如集贤殿书院;另一种是私人读书治学的地方,如:张九宗书院。 一、书院的产生 唐末五代数十年间,“兴干戈,学校废,而礼义衰”,许多读书人避居山林,遂模仿佛教禅林讲经制度创立了书院。 产生的原因: 1.官学衰落、士人失学 唐朝中期的“安史之乱”后,军阀割据,社会秩序紊乱,官学日趋衰弱,士人大量失学,不得不另找求学的途径。 2.书籍的积累与传播 自从雕版印刷术在唐朝发明后,书籍的成本大幅度降低,民间印刷作坊林立,书籍传播迅速。 3.私人讲学的传统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私学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每当社会发生动乱,官学无法维持时,私学往往能以顽强的生命力生存下来,成为维系教育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4.佛教禅林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到了唐朝佛教已经非常兴盛了,佛教中的禅宗尤其具有社会影响力。禅宗教徒往往选择风景优美的山林僻静之处禅定修炼、讲经说法,形成了一套很有特点的教育方式。 二、书院的发展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940年),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南唐时建成“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宋代理学家朱熹出任知南康军(今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时,重建书院,亲自讲学,确定了书院的办学规条和宗旨,并奏请赐额及御书,名声大振,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中国一个重要文化摇篮。 二、书院的发展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岳麓山下,原为佛寺。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原僧人办学的遗址上,即岳麓山下的抱黄洞附近正式建立起了岳麓书院。北宋大中祥符(1008-1017)年间,岳麓书院进入了北宋的鼎盛时期。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亲自召见山长周式,对周式兴学颇为嘉许,亲书“岳麓书院”匾额。 二、书院的发展 ——— 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位于湖南衡阳,原为寻真观。宪宗元 和年间,州人李宽筑屋山巅,读书其中。宋太宗至道三(997年),州人李士真请求郡守在这里建立书院,招收生徒讲学。朝廷赐“石鼓书院”敕额。《文献通考》列为“宋兴之初天下四书院”之一。仁宗时一度荒废,到南宋孝宗时,因旧址复院扩建,规模益增,迄宁末不废。朱熹曾为之作记。 二、书院的发展 ———应天府书院 位于河南商丘,原为宋名儒戚同文的旧居。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应天府民曹诚在此建学舍,聚书授徒,讲习甚盛。因人称戚同文为睢阳先生,所以又称睢阳书院。 应天府书院扬名的一位人物就是那个吟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二、书院的发展 ———嵩阳书院 位于河南登封县太室山麓。北魏时为嵩阳寺,五代后周时改为太室书院,宋至道三年(997年)赐“太室书院”匾额和《九经注疏》。景祐二年(1035年)更名嵩阳书院。 二、书院的发展 ———茅山书院 位于江苏江宁,宋仁宗时处士侯遗所建,教授生徒并供给伙食达10余年。 茅山书院 年代:宋 作者:侯遗 精舍依岩壑,萧条自卜居。  山花红踯躅,庭树绿栟榈。  荷锸朝芸陇,分镫夜读书。  浮云苍狗纪一笑不关余。  茅山书院谒侯处士像 二、书院的发展 (二)南宋书院的发达 南宋偏安江南,战事不断,政治腐朽,国力衰微,虽然中央和地方勉强设学,却是有名无实,于是私人书院应运而起,日益发达,几乎取代官学成为当时的主要教育机构。 南宋书院和理学家讲学有密切关系。 南宋时期书院的特点: 1.书院的内部结构更加完善 2.书院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灵活多样 3.祭祀对象开始摆脱官学的影响,由单一走向多元化 4.书院普遍有了固定的经济来源 5.书院走上了制度化的道路 二、书院的发展 (三)元代书院的官学化 元朝统一江南后,汉族的儒家学者不愿在元政府中做官,也不愿到元政府的官学中去任教,而是退到书院中自行讲学。元朝政府对此采取因势利导的方针,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书院的控制,使书院进一步走向官学化。具体而言,元朝政府采取了以下三方面措施来加强对书院的控制,使书院官学化: 1、由政府任命书院教师。 2、控制书院的招生,考试及毕业后的去向。 3、设置书院学田以控制书院经济命脉。 二、书院的发展 (四)明清书院的变化 明朝立国后的130余年间,由于统治者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兴办官学和提倡科举方面,对书院未加重视,所以书院一直处于沉寂状态。直到正德年间(1506-1521年),书院才渐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