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第一章(通识)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学 第一章(通识)课件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主要内容;第一节 教育概述; 西方: Educare 拉丁文, 引出的意思。就是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 从一种潜质变为现实。 可见,我国教育偏于“外铄论”;而西方教育偏向于“内发论”,从词源可以找到根据。 ;(二) 教育的定义 广义: 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 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学校教育): 教育者指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 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广义上是从事教育的人,狭义上主要指“教师”。 学习者或受教育者:学生。教育活动就是学习者在各种教育活动中将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智慧、才能、思想的过程。 教育影响(教育中介):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师是教育影响与学生间的中介 教育影响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桥梁 学生是教师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二.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1.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代表人物: 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1831-1902) 英国教育家 沛西.能(1870-1944) 观点:人类教育是一种本能行为,是从动物的教育继承和发展而来的。 ;评价:第一次提出教育起源问题;但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2.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代表人物: 美国教育家孟禄(1869-1947) 观点: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评价: 提出模仿是教育起源的新说,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忽略了教育是有意识的文化、社会现象。 ;3.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代表人物:前苏联的米丁斯基、康斯坦丁诺夫 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 ;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 1. 原始社会的教育 1) 教育水平低下。内容简单,方式主要是口耳相传和实践中的模仿。 2) 教育没有阶级性。 3) 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相融合。 ; 2. 古代教育 1) 学校的产生 根据《孟子》记载:“设庠、序、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 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西周以后,形成了国学(大学、小学)与乡学的教育系统。; 学校产生的条件: a)生产力的发展,有了剩余 b) 体脑分工,出现了专职教师 c)文字的产生与文化的发展 2) 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3) 教育内容更加丰富 中国古代: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 古希腊:文法、拉丁和修辞 古罗马:军体和道德教育 中世纪:神学和“七艺” ; 4)教育方法上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 5)组织形式以个别教学为主 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 3. 近代教育 1) 扩大了学校教育范围 2) 教育同生产劳动趋于结合,学校的生产性日益突出 3)教育的公益性日益突出 4) 教育的世俗化 5)教育的复杂程度提高;4. 信息社会的教育 1) 教育的全民化 2)教育的民主化 3)教育的生产性 4)教育的终身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及历史发展;教育的两大规律: 教育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规律; 教育适应并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普通教育学研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一般规律和中小学教育的特殊规律。 ;(二)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1. 基础学科 教育史 (中、外) 教育心理学;2. 基本学科:普通教育学 教育原理 课程与教学论 德育原理 学校管理学 3. 应用学科 学科课程与教学论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技术学 教育工艺学 ;4. 分类学科 学前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成人教育学 职业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5. 交叉学科 教育哲学 教育经济学 教育社会学 教育统计学 教育评价学 教育人类学;二、教育学的历史发展 (一)萌芽阶段 特点: 1. 人们对教育活动的认识主要停留在经验和习俗的水平上,教育思想散见于哲学家和思想家的著作中。 2. 理论缺乏系统性, 概括的程度不高, 表述方式多采用比喻, 类比, 格言和预言等方式。;代表人物和著作: 中国— 孔子和《论语》: 学思结合 学行结合 启发诱导 温故知新 因材施教 ; 《学记》: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系统总结了先秦儒家的教育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