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课件

教育学复习内容;第一章 教育学绪论;㈡教育学发展的阶段及特征 1.前教育学阶段的特征 第一、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理论。 ---对教育实践有了一定认识;对教育经验有相当的总结和概括。但这种总结和概括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理论。 ;第二、没有形成专门的教育专著。 ----此时的有关教育认识还主要散见于有关政治、哲学、伦理等著作之中。 先秦时期: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2.独立形态的教育学阶段的特征 ;(2)教育学学科形成时期 ;3.教育学的多样化发展阶段; 孔子(约公元前551--479年) 他是我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创办私学,从教五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他倡导仁的学说,认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观点,即所谓忠恕之道。在政治上,提倡正名的主张,认为君、臣、父、子都应实副其名。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教学思想,还倡导教师要有言传身教、教学相长的精神。这些思想都散见于《论语》一书中。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教育的正统,影响极大。;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教育内容:礼、乐、射、御、书、数; 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 德育教学:言传身教、推己及人; 教育目的:普及文化知识和为国家培养管理人才。; ; ;;二、教育的起源与发展;(二)教育的发展;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三)教育的定义;(二)教育的本质;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第一节 关于人的发展的种种认识 ;1、遗传提供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可能性,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1.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2.环境制约着身心发展的水平、方向,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进程、速度和个别差异。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孟母三迁的故事。 狼孩;法国的卢梭:“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 德国的康德说:“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人是教育的产物。” 美国的华生: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随意使他们成为医师、律师、乞丐或小偷。 ;二、多因素合力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一种关于人的发展的全新理论——活动理论。 可简要归纳为下述五点: (一)活动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方式,如同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基本方式一样; (二)人如何活动就如何发展; (三)人的活动愈多样,其发展就愈全面; (四)个人的发展只有通过他自身的活动才能实现,没有任何其他人可以替代; (五)人的全面发展只有通过人的全面活动才能实现。 ;二、人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三)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三、人发展的充分条件;;第三节 现代教育在人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局限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本章重点与难点;经济;第一节 教育与经济;2.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的结构 3.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二)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1.教育能够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 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潜在的劳动力——现实的劳动力 ; 2.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创新 ——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促进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的更新 3.教育对于经济运行具有直接的调节作用 “教育先行或教育优先发展”;第二节 教育与政治;三、教育的文化功能;第四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第四章 教育目的;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二、教育目的的功能;三、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1、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全盛时期: 18世纪、19世纪上半叶 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 主张: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教育目的是使儿童真善美的本能得到自然发展。;2、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起源: 古希腊的柏拉图: 教育按照国家的需要来造就个人。 战国时期的荀子: 人性恶,应以“礼义”加以教化。;第二节、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