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D-LTE 的宏蜂窝网络规划与设计毕业论文
目 录
前 言 1
第一章 LTE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2
第一节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2
第二节 LTE移动通信系统简介 2
一、LTE技术目标 2
二、LTE标准进展 5
三、LTE国内外商用情况 6
第三节 本章小结 7
第二章 TD-LTE无线网络规划基础 8
第一节 TD-LTE基本原理 8
一、LTE网络结构 8
二、TD-LTE帧结构 9
第二节 TD-LTE关键技术 11
一、OFDM 11
二、MIMO 12
三、链路自适应 14
四、小区间干扰控制 15
五、多媒体广播业务 16
第三节 TD-LTE网络规划特点 17
一、需求分析 17
二、频率规划 18
三、覆盖规划及链路预算特点 19
四、容量规划特点 20
五、参数规划特点 20
第四节 本章小结 20
第三章 TD-LTE 无线网络规划技术分析 21
第一节 TD-LTE 无线网络规划流程 21
第二节 TD-LTE 网络规划需求分析 22
第三节 TD-LTE 覆盖性能分析 24
一、TD-LTE 覆盖特性 24
二、覆盖参数 25
三、TD-LTE 链路预算 26
第四节 TD-LTE 容量性能分析 27
一、TD-LTE 容量特性 27
二、TD-LTE 容量目标 28
三、TD-LTE 理论峰值速率计算 28
四、影响 TD-LTE 容量性能的主要因素 29
五、TD-LTE 容量评估指标 29
六、容量规划建议 30
第五节 干扰协调及规避方法分析 30
一、系统内干扰 30
二、系统间干扰 31
三、系统间干扰隔离要求 34
第六节 本章总结 34
第四章 宏站规划仿真及结果分析 35
第一节 仿真环境与数据准备 35
一、项目概况 35
二、规划原理 36
三、规划目标 36
四、仿真工具及参数设置 36
第二节 仿真验证及分析 38
一、仿真基本步骤 38
二、仿真结果及分析 39
三、站点优化 41
第三节 本章小结 43
结 论 44
致 谢 45
参考文献 46
附 录 47
一、英文原文: 47
二、英文翻译: 55
LTE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及趋势IS-95B技术,大大提高了数据传送能力。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也就是IMT-2000,简称3G。它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宽带移动多媒体通信系统,它能提供高质量的宽带多媒体综合业务,并且实现了全球无缝覆盖全球漫游它的数据传输速率高达2Mbit/S,其容量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的2-5倍。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有美国提出的MC-CDMA(CDMA2000),欧洲和日本提出的W-CDMA和中国提出的TD-SCDMA。2004年11月份3GPP会议上,3GPP决定开始3G系统的长期演进研究项目。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LTE需要系统在提高峰值数据速率、小区边缘速率、频谱利用率,并着眼于降低运营和建网成本方面进行进一步改进,为使用户能够获得“Always Online”的体验,需要降低控制和用户平面的延时。
LTE移动通信系统简介
LTE技术目标
为了应对宽带接入技术的挑战,同时为了满足新型业务需求,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在2004年底启动了器长期演进(LTE)技术的标准化工作。希望达到以下几个主要目标:
Peak data rate(峰值数据速率):在20M带宽下,下行数据速率大于100Mb/s,上行数据速率大于50Mb/s。
Control-plane latency(控制面延时):空闲模式(如Release 6 Idle Mode)到激活模式(Release 6 CELL_DCH)的转换时间不超过100ms;休眠模式(如Release 6CELL_PCH)到激活模式(Release 6 CELL_DCH)的转换时间不超过50ms。
Control-plane capacity(控制面容量):在5MHz带宽内每小区最少支持200个激活状态的用户。
User-plane latency(用户面延时):在小IP分组和空载条件下(如单小区单用户单数据流),用户面延时不超过5ms。
User throughput(用户吞吐量):每MHz的下行平均用户吞吐量是Release 6 HSDPA下行吞吐量的3到4倍;每MHz的上行平均用户吞吐量是Release 6 HSDPA上行吞吐量的2到3倍
Spectrum efficiency(频谱效率):满负载网络下,下行频谱效率(bits/sec/Hz/site)希望达到Release 6 HSDPA下行的3到4倍;上行频谱效率(bits/sec/Hz/site)希望达到增强的Release 6 HSDPA上行的2到3倍[3]。
Mobility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