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认识和实践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讲认识和实践课件

第三讲 实践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1、实践的涵义 实践是人们为了满足一定的需要而进行的能动的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活动。;2、实践的结构;3、实践的基本形式 生产实践、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以及精神生产实践。;4、实践的特点 (1)客观物质性 实践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2)自觉能动性 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3)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一种动态的社会性活动。; ;(一)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实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必要条件;(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我们强调认识来源于实践,也不否认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人的认识的影响。 ;2、我们强调认识来源于实践,也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一、认识的结构 (一)认识的主体、客体和中介 1、认识主体 认识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认识活动的人。 (1)特点:自然性、社会性、意识性。 (2)范围:个人、社会、类。;2、认识客体 认识客体是人们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所指向的对象。 (1)特点:客观性、对象性、社会历史性。 (2)类型: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3、认识工具 认识工具是指把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联系和沟通起来的中介系统。; 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主动与被动、能动与受动、积极与消极、支配与受控的关系。 人—— 能动性 ;改造者;信息的接收者 对象——受动性;被改造者;信息的发送者;二、认识的本质;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唯心主义先验论:坚持“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思想路线,主张人的认识和认识能力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思想、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或先天固有的,人们对世界或“存在”的认识实际上就是对自己的感觉也和观念的认识,是多种感觉或观念要素的组合,世界不过是“感觉的复合”或“观念的集合”。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客观精神是现实世界的创造主,自然界的各种事物以及人类本身都只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形式或不真实、不完善的“摹本”,因而人对世界的认识来自某种“客观精神”或神灵的启示,或者说不过是客观精神自己认识自己。 ;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 (1) 含义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形式,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2)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 感觉、知觉、表象; 知觉是对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 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感性形象。; (2)感性认识的特点 直接性:感性认识与客观对象之间不存在中介,是人们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直接感知。 具体性:感性认识是以感觉、知觉、表象这样具体形象的形式,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 2、理性认识 (1)含义 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抽象的思维活动得到的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2)理性认识的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判断是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思维形式。;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帝国主义是反动派 帝国主义是纸老虎; 间接性,即它不是人们在接触事物中直接产生,而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经过抽象思维才产生的对事物的间接反映。 抽象性,即它不是具体形象地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是以概念、判断、推理这样抽象的逻辑思维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 (1)对立:内容、形式、特点 ;(2)统一: 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相互依赖。; 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相互渗透。;4、 实现认识第一次飞跃的条件 ①必须掌握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②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二)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2)实践本身的要求:实践是认识的目的;(3)这是检验认识、 发展真理的要求 ; 2、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条件 (1)将要物化的理论必须是正确的 (2)理论必须被群众所掌握 (3)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有效的方法;(三)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2、认识活动为什么要反复进行;认识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①认识论是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②群众路线是认识论的具体化。;一.真理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文档评论(0)

baa890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