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二中校园十景-上海第三期双名工程.DOC

松江二中校园十景-上海第三期双名工程.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松江二中校园十景-上海第三期双名工程

松江二中校园十景 一德院 树人院的正南方有一幢二层的长形楼房,其最先的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已均无考证,这就是一德院。 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寇尚未在金山卫登陆前,对松江县及其它地区进行了狂轰滥炸,使松江城区房屋多被焚毁,一德院亦难逃浩劫,战后仅剩下西半边的断壁残垣。抗战胜利后,江学珠校长从大后方归来,立即着手重建一德院,所幸尚留有部分档案可查。是由于抗战胜利后百废待兴,经济拮据的原因重建的一德院,是原建筑的西半边,占地面积为242.56平方米,使用面积为156.53平方米。比起始建面积,少了大半。在艰苦的条件下,校长先生只得动员全校师生员工去全城各处拾取尚可使用的砖瓦,以重建一德院。在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此任务终于顺利完成,但因建材的老化,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一德院再也无法使用,无奈只得拆除重建。其匾额“一德院”三字为33届校友书法家王尚德所书。 这里要着重说一说1927~1937年这十年间的一德院。此楼底层为行政办公室和教师办公室等用房,楼上则是教师宿舍。浙江三大才子陆维钊、王季思、徐震堮等都曾住在这里。王季思好戏曲,是元杂剧专家;而陆维钊则善音律、书画。因兴趣相投,两人经常聚在一块儿弹唱。一德院里,好吟诗作赋的朋友较多,所以他们组织了一个诗社,并命名为“潜社”。闲暇之余,相互唱和,其乐融融。作为画友,陆维钊和丰子恺的情谊深厚,每有画作,必相互交换点评。另外,丰子恺对陆维钊的书法也同样欣赏,其母逝世后,他曾特地请陆维钊题写墓碑。 除此之外,还有家政教师沈兹九、摄影师郎静山、数学教师虞明礼以及之后的陶善都、吴之微、周芬、姚韵漪(杨贤江夫人)、丰乃天(地下党成员)、孟德基等等都曾在一德院里住过。他们都是一代名师,且师德高尚。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为我校、为松江、为国家作出了令人难忘的贡献! 小花园 松江二中为闻名遐迩的花园学校,“小花园”是花园中的花园,有“绿谷”之称。此园位于学校林荫大道的南侧,沿着斜斜的石阶而下,即可置身园中。你无论站在哪个方位,都是竹树环合,隐隐然如入绿谷。青枫、龙柏、水杉、银杏成排壁立,扎根于垒土之上,伸展于半空之中。奇妙的是,朝晖夕阳仍能从树隙中涌入,清风明月仍能从树梢上泻下,显出别具一格的幽深和宁静。当鸟鸣啾啾、虫声唧唧的时候,便格外的悦耳动听;当丁香吐蕊、睡荷花开、丹桂流馨、腊梅绽放的时候,便越发的清新怡人。因此,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晨昏夏暑,这里总是师生们向往之处,留恋之地。当考季来临,更不断三五成群的学子一书在手或坐或踱的身影。 与江南的小桥流水不同,此处是石池清波,桥身和池壁均为石板所砌。池中时不时有喷泉如撒珠玉,与卧波的石桥相映成趣。坐在桥上,可见墨绿色的倒影在微波中荡漾,略作口唤,可引得群鱼拥来,欢聚如一幅活动的锦缎。水势大的时候,伸手可掬清流,水势小的时候,伸腿可溅水波,不禁引动“沧浪之水”的情思。池南有太湖石砌成的小山,山上清流哗哗而下,经过鹅卵石铺成的路面注入池中,叮叮咚咚,叮叮咚咚,平添一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听趣;池北有琼花数株,于仲春之尾开放,届时满树白灿灿,花如葵,色如雪,树形呈伞状组合,上百朵星形小花,挤挤地簇拥着花蕊,显得精巧而奇特,令人顿生“水石清华徜徉处,赏琼何须下扬州”之叹。据记载,石板乃明代遗物。石池的大体格局形成于康熙年间,后曾有人以“心心池”名之。 水塔·钟声 在学校的中心位置,有一栋常见但大家都不曾注意过的建筑。高高耸立的水塔曾经是我们学校的骄傲,也是学校历史的见证者。 我校水塔,本有东、西两座。东水塔是省松中(后改为省立松江高级应用化学科职业学校)所建,现已拆除。西水塔是省松女中所建,时间约在1927年7月后,塔高1410米,为正方形,塔身分为四层:底层是机房。二、三层无四壁,第三层悬一钟,司作息时间,由专职人员负责。最高层是水箱,可容纳水量约为30立方米。设计和监造人,据说姓杨,是位著名的工程技术人员。 这水塔,在当时来说,可以说是“第一”。因为松江县教育界,无一所学校建有水塔,用来解决在校师生吃用水问题。而且其他单位也没有建造水塔。居民多为直接从河道取水吃用,或掘井汲取。另外,我校水塔从地下引水进入水箱后,还要进一步经过科学处理,保证使用安全,合乎卫生条件,保障师生饮水卫生。历尽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水塔一直认真地履行着自己的义务,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今日,水塔已不再起着它当日的作用,却成了学校里坐标式的建筑。水塔上的宣传栏,有各班轮流负责,成为展示班级风采的一个窗口。俏皮的内容,精彩的构图,常常引得行人驻足观赏,一番圈圈点点之后报以会心一笑。 再说钟声,学校一切教学活动,井然有序,全仗钟声指挥。上课了,两分钟前,钟声敲响,老师必须到位,伫立在教室门前,等待进入教室上课;起身、就餐、就寝,无不听从钟声行动。“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师生关心这钟声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