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amSeparation又称泡沫吸附分离.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FoamSeparation又称泡沫吸附分离

14.泡沫分离法 14.1 泡沫分离法的分类 14.2 泡沫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 14.3 泡沫分离的操作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14.4 泡沫分离的应用 * 泡沫分离(Foam Separation)又称泡沫吸附分离(Foam Separation Adsorbent)技术,早在1915年就开始应用于矿物浮选,但是对离子、分子、胶体及沉淀的泡沫吸附分离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才引起人们的兴趣与重视,并逐渐作为一种单元操作加以研究,首先是从溶液中回收金属离子的课题开始,前期研究了泡沫分离金属离子的可行性,然后建立了金属离子与表面活性剂离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扩散-双电层理论。20世纪60年代中期采用泡沫分离法脱除洗涤剂工厂排放的一级污水和二级污水中的表面活性剂-直链烷基磺酸盐和苯磺酸盐获得成功。20世纪70年代进行了染料等有机物与废水泡沫分离的实验研究,1977年开始有报道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泡沫分离DNA、蛋白质及液体卵磷脂等生物活性物质。到目前为止,用泡沫分离法获得的蛋白质及酶有溶菌酶、白蛋白、促性腺激素、胃蛋白酶、凝乳酶、血红蛋白、过氧化氢酶、卵磷脂、β-淀粉酶、纤维素酶、D-氨基酸氧化酶、苹果酸脱氢酶等等。随着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对环境保护的普通重视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泡沫分离的研究工作将不断扩大范围,其工业应用将越来越多。 泡沫分离是以气泡为介质,利用组分的表面活性差进行分离的一种分离方法 无泡沫分离是指用鼓泡进行分离,但不一定形成泡沫层,可分鼓泡分馏和溶媒浮选。鼓泡分离是从塔设备底部通气鼓泡,表面活性物质被气泡富集并上升至塔顶,和液相主体分离,使溶质得到浓缩,液相主体被净化;溶媒浮选是在溶液顶部置有一种与其互不相溶的溶剂,用它来萃取或富集由塔底鼓出的气泡所吸附的表面活性物质。泡沫分离按分离对象是溶液还是含有固体离子的悬浮液、胶体溶液而分成泡沫分馏(Foam Fractionation)和泡沫浮选 (Foam Flotation)。泡沫分馏用于分离溶解物质,它们可以是表面活性剂加洗涤剂,也可以是不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如金属离子、阴离子、蛋白质、 酶等,但它们必须具有和某一类型的表面活性剂结合的能力,当料液鼓泡时能进入液层上方的泡沫层而与液相主体分离。由于它的操作和设计在许多方面可与精馏相类比,所以称它为泡沫分馏。泡沫浮选用于分离不溶解的物质,按照被分离对象是分子还是胶体,是大颗粒还是小颗粒等等,又可分为:1 矿物浮选,用于矿石和脉石离子的分离;2 粗粒浮选和微粒浮选,常用于共生矿中单质的分离,前者粒子直径大致1~10mm内,后者的粒子直径为1μm ~1mm ,处理的对象为胶体、高分子物质或矿浆;3 粒子浮选和分子浮选,用于分离非表面活性粒子或分子,需要向体系中 加入浮选捕集剂与被分离组分形成难溶或不溶物,然后以浮渣形式将其脱除;4 沉淀浮选,首先利用改变溶液的pH值或加入某种絮凝剂等方法,使需脱除的粒子形成沉淀,再利用浮选法将沉淀脱除;5 吸附胶体浮选,是以胶体粒子作为捕集剂,选择性吸附所需的溶质,再用浮选法除去。 泡沫分离技术除了在选矿方面比较成熟外。在其他方面尚属开发阶段,命名和分类尚不完善,但由上所述,可以对泡沫分离技术有大体的了解。 泡沫分离过程是利用待分离物质本身具有表面活性(如表面活性剂)或能与表面活性剂通过化学的、物理的力结合在一起(如金属离子、有机化合物、蛋白质和酶等),在鼓泡塔中被吸附在气泡表面,得以富集,藉气泡上升带出溶剂主体,达到净化主体液、浓缩待分离物质的目的。可见它的分离作用主要取决于组分在气-液界面上吸附的选择性和程度,其本质是各种物质在溶液中表面活性的差异。 14.2.1 表面活性剂及其界面特性 表面活性剂溶入溶液后表现出两个基本性质:1 水溶液中溶解行为是很快地聚集在水面并形成亲水基团在水中,亲油基伸向气相的定向单分子排列,使空气和水的接触面减小,从 而使表面张力急剧下降,同时,多余的分子则在溶液内部形成分子状态的聚集体-胶束,并分布在液相主体内;2 超过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后,溶液表面张力不再降低,但在相界面上,由于上述定向排列的单分子层的作用,具有选择性的定向吸附作用,会显著地改变原溶液的界面的性质,造成各种界面作用,泡沫分离就是充分利用表面活性剂的界面作用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分离方法。 14.2.2 Gibbs(吉布斯)等温吸附方程 Γ为吸附溶质的表面过剩量,即单位面积上吸附溶质的摩尔数与主体溶液浓度之差,对于稀溶液即为溶质的表面浓度,可通过 σ (溶液的表面张力)与浓度c(溶质在主体溶液中的平衡浓度)来求得;Γ/c为吸附分配因子。 如果溶液中含离子 型表面活性剂,则 n为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类型有关的常数。例如为完全电离的电解质类型n=2;在电解质类型溶液中还添加过量无机盐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