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创新开发.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议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创新开发

浅议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创新开发根据职业岗位的任职需求,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置理念,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是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率、满足职业需求的新思路。 一、传统课程体系的主要弊端 传统的机械制图、公差与测量、金属材料及热处理、AutoCAD、工程力学、机械设计等专业基础课程,只注重陈述性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缺乏与生产实践相匹配的过程性、应用性知识。 二、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的创新开发 1.开发原则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认知规律,坚持以企业与学生需求为中心,以职业性、应用性、岗位性、区域性为原则。 2.开发思路 本着“教学内容符合职业能力需求,教学方法适合教学内容需要,教学手段服务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基于工作过程”的设计思路(见图1),将机械制图、AutoCAD、工程力学、公差与测量、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机械设计等传统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构建与综合性排序。 3.开发流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的开发流程为:调查岗位需求—重构典型工作任务—选择工学结合载体—设计工学融合情境—完成学习工作任务—实施过程性评价—提高学习能力。主要步骤如下。 (1)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岗位能力需求。通过与企业专家的深度合作,分析与确定机械制造类专业在企业岗位(群)中的知识、能力、态度等职业需求,见表1。 (2)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提炼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根据岗位职业能力需求,打破传统的学科性课程设置体系,分析、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机械制造技术学习情境,探究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载体,梳理、提炼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见表2)。 (3)重构学习内容——探索工学融合的学习任务。按照职业人的成长与发展规律,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考核与评价,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任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标准。 三、机械制造技术学习情境的设置 机械制造技术以机械图样、常用机构、挠性件传动、减速器等学习课题、工作任务、案例分析、产品制造为载体,通过4个工作项目、20个工作任务(见表4),培养学生具备企业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及态度。 四、机械制造技术的教学实施 1.教学组织形式 (1)教师组建学习小组。教师按照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速记能力、学习能力、操作能力等能力水平,将学生按4~6人/组的规模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 (2)分析典型学习任务。课前,教师引导并分析学习情境的基础点、疑难点、关键点、目标点,并组织各组学生通过分工与协作、交流与沟通,共同完成学习与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观念、协调能力与专业能力。 (3)编制与完成学习计划。教学双方坚持基础点分工学、疑难点定人学、关键点讨论学、目标点交流学的原则,编制学习计划,并按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等6个工作步骤完成工作过程与工作任务。 2.教学基本模式 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任务聚焦知识以及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完成一个完整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去理解、掌握知识内容,获得操作技能。 3.教学成果的评价 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总评等过程性评价,培养学生的组织、学习、沟通、合作能力;采用终结性考核方式,控制与检测学生在学习中独立参与工作任务的情况、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基于工作过程的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的创新开发,既能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又能提升其方法能力与社会沟通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需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作者单位: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