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时代精神生活物化现象研究评价.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时代精神生活物化现象研究评价

现时代精神生活物化现象研究评价摘 要:精神生活是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归属和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特征体现,实现包括人的精神生活在内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是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而现时代人类的精神生活正遭遇到物化加剧的困境,如何全面认识和把握人类精神生活物化这一问题,对实现人的精神解放的实践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精神生活物化;现状;原因;评价 中图分类号:B8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4-0213-02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的文化产品也极大丰富和充实,但是人的精神生活并没因此得到改善和实现内在的规定性,反而物化现象加剧。而现时代人的精神生活的物化状态实质上是对人的本质的否定,导致了内在意义感的丧失与虚无化的困境,不利于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亟须重建人类的精神家园。 一、精神生活物化的含义 精神生活的形成是与人的本质和人的本性相一致的。它是人基于人的存在本性,为了追寻人的存在意义与价值,通过选择、追求、拥有、创造精神文化资源而在精神层面上享受自身存在本质与价值的一种内在超越的创造性的生命活动,它所创造的是人的生命意义与生命价值。精神生活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与现存实践的意识相区别,它不用想象某种真实的东西而能够真实地想象某种东西,具有内在的超越性。精神生活具有自觉自愿性,是人对自身存在本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与精神追寻,直接表现为对“人存在意义”的文化认同、心灵和情感归属。 物化在哲学范畴上有两种解释,本文所言物化是马克思所指代的异化,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对象化的变异,是一种反叛的和否定的极端的对象化形式,是对象化状况发展到与人性偏离,甚至导致与人的存在本质和价值矛盾、冲突和对立的情况就是异化。精神生活物化具体表现为:在实践上,人与物的关系的颠倒,物本来是为满足人的需要而存在的,却逐渐演变成人为了生产和消费物而存在的实践和生活状态。人过度追求物质,以物质享乐为至高无尚,形成对物的过度依赖和推崇,导致主客体的关系颠倒,并逐渐使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演变成为物与物的关系,即商品拜物教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物化”成为了人的精神生活的价值新标准,物欲致使人的精神生活屈从和跟随于物,人逐渐丧失个性和自我,丧失了精神生活的超越性而走向物化,人在物质世界里随波逐流,越行越远,却又永远没有尽头和彼岸,缺乏永恒的存在和意义而走向荒谬与虚无,并呈现出各种病理的状态,导致人的精神遭受各种痛苦和折磨。这种精神生活不是自觉自愿的,不是以人的主观意志驾驭的,不符合人的精神生活的本质和超越性特征,这样的精神生活的物化形态实质是一种精神生活的异化。 二、人的精神生活物化的表现和原因分析 1.商品拜物教意识盛行,精神生活物质依附化倾向加剧。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逐渐增强,神化的上帝不再具有以往的神圣光圈,尼采宣称“上帝死了”,意味着上帝这个曾经为人类提供终极目标和意义价值的绝对本体的瓦解,人在获得向往已久的自由的同时也失去了原来明晰的永恒追求,重新陷入迷惘和无所适从之中,找不到终极关怀和价值。精神信仰的衰退,导致人的生活中心的转移,人的精神生活逐渐外在化,“如果说传统的精神生活表现为神性通过理性主导甚至排斥感性,那么,现时代的精神生活则表现为个体感性在摆脱神性与理性的双重束缚之后的自我放逐。”虽然个体感性的解放是传统人文主义在现时代的巩固和深化,但是排斥传统理念,也就切断了与精神生活内在规定性的联系,从而使现时代的精神生活陷入无根的和非理性的状态。现时代相对富裕的物质生活给多样化的感性生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随着科技革命、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及消费社会裹挟而来的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逐渐盛行,吞噬乃至取代了传统的精神超越性以及相应的理性、德性、神性等传统的价值观念,并演变为主导整个现时代精神文化的拜物教意识,整个社会变成一个“物化世界”,人的物欲被充分地鼓动起来,人的一切美好的精神感受都被对物的拥有感所代替,人与物的关系完全被颠倒,人拜倒在物的面前,物成为人至高无上的主宰。人不再关注本心和内在价值,而只关注身外之物和感官享乐,缺乏真正的心灵宁静和审美体验,而物化世界的变幻莫测使得人的精神生活成为拜物教意识的实验场与牺牲品,不断增添着贪欲和占有的焦虑,导致了人的自我认知和价值取向的丢失,精神生活更加依附于物。 2.精神生活失去内在的丰富性,走向低俗化。随着人对物的占有和消费的欲望的无限膨胀,物化已经渗透到人的精神生活的深处,并形成了社会性的心态,导致了人们精神生活走向庸俗化和大众化,缺乏独立性和丰富性。恩格斯说:“丑恶的物质享受提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毁掉了一切精神内容。”人疲于对商品和金钱的占有,习惯性的压抑、焦虑、孤独使人拼命捕捉能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