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 抗震规范第 6 章(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
修订情况
技术发展部徐厚军
(根据有关学习资料整理)
本次修订,继续保持 2001 规范的下列主要设计概念:
①为了保证结构的抗震安全,根据具体情况,结构单元之间可采取牢固连接或
合理分离的方法。高层建筑的结构单元宜采取加强连接的方法。
②尽可能设置多道抗震防线,并应考虑某一防线被突破后,引起内力重分布的
影响。
③结构应具有必要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延性及耗能等方面的性能,主要
耗能构件应有较高的延性和适当刚度,承受竖向荷载的主要构件不宜作为主要耗能
构件。
④合理地布置抗侧力构件,减少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结构刚度、承载力沿
房屋高度宜均匀、连续分布,避免造成结构的软弱或薄弱部位。
⑤同一楼层内宜使主要耗能构件屈服以后,其他抗侧力构件仍处于弹性阶段,
使“有约束屈服”保持较长阶段,保证结构的延性和抗倒塌能力。
⑥合理地控制结构的非弹性部位(塑性铰区),掌握结构的屈服过程以及最后形
成的屈服机制。
⑦框架抗震设计应遵守:“强柱、弱梁、更强节点核芯区”。
⑧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钢筋滑移、混凝过早的剪切破坏和压碎等脆性破坏。
⑨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的基础结构或地下室结构,应具有足够的整体刚度
和承载能力。当上部形成屈服机制后,基础结构或地下室结构应保持弹性工作。
⑩高层建筑的地基主要受力范围内存在不均匀软弱粘性土层时,不宜采用天然
地基。采用天然地基的高层建筑应考虑地震作用下,地基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
主要改进如下:
①对适用的最大高度和抗震等级的高度分界,建筑高度较低的框架-抗震墙结
构、抗震墙结构、部分框支的抗震墙结构的抗震等级以及裙房和地下室的抗震等级
进行了局部的调整。
②提高框架结构布置及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内力调整和构造要求,包括截面尺
寸、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以及楼梯间梯板设计要求。
③改进、细化抗震墙的构造要求,包括墙厚、分布筋、约束边缘构件等。
④对于框架与抗震墙组成的结构,明确区分为三种情况:框架所占比例很小时
属于抗震墙结构范畴;墙体所占比例很小时属于框架结构范畴;一般的框架抗震墙
结构。提出了对少墙框架结构设计要求和周边框架作用较弱的框架-核心筒结构的二
道防线的要求。
⑤对板柱结构,继续要求设置抗震墙;放松了最大适用高度控制;当高度不大
于12m时,不要求墙体承担全部地震作用。
本次修订中有所修改的主要内容(黄色背景字体部分),未修改的部
分请参见 2001 规范及相应的条文说明。
6.1 一般规定
6.1.1 本章适用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的结构类型和最大高度应符合表
6.1.1 的要求。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的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度宜适当降低。
注:本章“抗震墙”指结构抗侧力体系中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不
包括只承担重力荷载的混凝土墙。
表 6.1.1 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m)
烈 度
结构类型
6 7 8(0.2g) 8(0.3g) 9
框 架 60 50 40 35 24
框架-抗震墙 130 120 100 80 50
一般抗震墙 140 120 100 80 60
部分框支抗震墙 120 100 80 50 不应采用
框架-核心筒 150 130 1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