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 第四章--红外吸收光谱法.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仪器分析 第四章--红外吸收光谱法

第四章 红外光谱分析法 1. 定义 2. 红外光谱法特点 3. 红外光谱图表示方法 1. 定义 红外吸收光谱法:根据物质对红外辐射的特征吸收建立起来的一种光谱分析方法。分子吸收红外辐射后发生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跃迁,因而又称为分子振动-转动光谱。 2. 红外光谱法特点 光谱区:780 nm-1000 mm。 章节重点: 红外光谱法特点(与紫外光谱法比较)。 第四章 红外光谱分析法 1. 分子的振动 2. 红外光谱产生的条件和谱带强度 3. 基团振动与红外光谱区域 4. 影响峰位变化的因素 1. 分子的振动 分子简谐振动方程式: 2. 红外光谱产生的条件和谱线强度 谱线强度: 3. 基团振动与红外光谱区域 (2)饱和碳原子上的-C-H 4. 影响峰位变化的因素 b. 共轭效应 c. 空间效应 d. 氢键效应 章节重点: 分子振动基本形式及自由度计算; 红外吸收的产生2个条件; 各类基团特征红外振动频率; 影响红外吸收峰位变化的因素。 第八章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 1. 仪器类型与结构 2. 制样方法 3. 联用技术 1. 仪器类型与结构 1.1 红外光谱仪主要部件(色散型) 1.2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工作原理图: 迈克尔干涉仪工作原理图: 2. 制样方法 3. 联用技术 章节重点: 色散型红外光谱仪基本组成部件;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的特点。 第八章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 1. 红外谱图解析示例 2. 未知物结构确定 1. 红外谱图解析示例 cm-1 cm-1 cm-1 cm-1   共轭效应使共轭体系中的电子云密度平均化,从而使双键电子云密度下降,力常数减小,吸收峰向低频方向移动。 场效应:在相互靠近的基团之间,会通过分子内的空间产生偶极场效应; 空间位阻:使共轭体系受阻,基团频率往高频移动; 环张力:环张力越大,基团频率越高。 3060-3030 cm-1 2900-2800 cm-1 氢键(分子内氢键;分子间氢键):对峰位、峰强产生极明显影响,往往使基团伸缩振动频率降低,谱带变宽。 4.2 外部因素 气态时,伸缩振动频率最高,而在液态或固态测定时,伸缩振动频率降低。 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由于两者间相互作用的不同,红外光谱也不相同。 通常极性基团的伸缩振动频率随溶剂极性增大而向低频方向移动。  外部因素主要指测定时试样的状态、溶剂效应等因素。 第三节 红外分光光度计 两种类型:色散型 干涉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能斯特灯:氧化锆、氧化钇和氧化钍烧结制成的中空或实心圆棒。特点:发光强度大;寿命0.5-1年。 硅碳棒:碳化硅烧结而成,两端粗中间细的实心棒;不需预热。特点:坚固、寿命长、发光面积大。 (1) 光源 早期用棱镜,目前普遍采用光栅分光(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不需要分光)。 (2) 吸收池 (3) 单色器 中红外不能透过玻璃和石英,因此红外吸收池通常是由一些无机盐(如KBr)的大结晶体作为透光材料制作而成,需注意防潮(水有红外吸收)。 真空热电偶:最常用的检测器,利用不同导体构成回路时的温差电现象,以涂黑金箔接受红外辐射。 热电量热计:敏感元件是具有温度灵敏偶极矩的晶体物质,如硫酸三苷肽 (TGS)。其特点是响应速度快,因此广泛用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4) 检测器 目前常用的有真空热电偶、热电量热计和光电导管 (5) 记录系统 原理:光源发出的辐射经干涉仪转变为干涉光,通过试样后,包含的光信息需要经过数学上的傅立叶变换解析成普通的光谱图。 扫描速度极快(1s);适合仪器联用; 分辨率高(0.1~0.005 cm-1); 不需要分光,仪器小巧,光谱范围宽。 测量精度好; 缺点:结构复杂,价格昂贵。 2.1 气体-气体池 2.2 液体 ① 液膜法-难挥发液体(bp80?C) ② 溶液法-液体池 溶剂:CCl4、CS2常用 2.3 固体 ① 研糊法(液体石腊法) ② KBr压片法 ③ 薄膜法 GC/FTIR(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联用) LC/FTIR(液相色谱红外光谱联用) PAS/FTIR(光声红外光谱) MIC/FTIR(显微红外光谱)-微量及微区分析 第四节 红外谱图解析示例 * 第一节 概述 1800年,发现红外辐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红外光谱法得到迅速发展。 与紫外、核磁共振及质谱一起,被称为四大谱学方法,是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的重要手段。 近红外区(泛频区):12800-4000 cm-1; 中红外区(基本振动区):4000-400 cm-1; 远红外区(转动区):400-33 cm-1; 适用范围大:基于振动能级跃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