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网络控制技术-复习打印版.ppt

  1. 1、本文档共9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列车网络控制技术-复习打印版

一、网络控制系统概述;一、网络控制系统概述;一、网络控制系统概述;一、网络控制系统概述;二、列车通信网络的任务与功能;二、国内外列车控制系统的现状与发展;;(1) 实时性; (2) 协议简单性; (3) 短帧信息传送; (4) 信息交换的频繁性、网络负载的稳定性; (5) 较高的安全性、容错能力; (6) 低成本需要。 列车通信网络是用于列车这一流动性大、环境恶劣、可靠性要求高、实时性强、与控制系统紧密相关的特殊的计算机网络。; 现代列车控制系统主要是基于网络技术的控制系统,比如Siemens的SIBAS 32铁路自动化系统、ADtranz公司(现已被Bombardier公司收购)的MITRACR列车通信和控制系统、Alstom公司的A- GATER控制系统以及日本三菱、东芝公司的 TCMS 列车控制监视系统。 近年来,随着用户对控制网络的开放性、性价比等要求的提高, 以及基于网络的远程诊断与维护、旅客信息与舒适性支持等新需求的提出, IEC TCN列车通信网络,WorldFIP, LonWorks,CAN,工业以太网以及无线网络等技术都在车载控制系统中找到了它们最合适的应用场合, 控制网络在列车上的应用将呈现出多种技术并存、相互竞争和融合的局面。 ; 1、局面上 由于各种控制网络都有其优缺点,目前还没有一种控制网络能很好地满足铁路用户的所有应用需求。因此,在将来,列车网络技术标准和IE C61158工业现场总线标准一样, 将不再是仅包含一种技术的标准,而是多种网络技术的融合。列车控制网络技术今后的发展将呈以下趋: 1) 相互竞争,多种网络技术并存; 2) 相容并蓄,多种网络共存于一个系统中; 3) 异军突起,工业以太网的引入将成为新的热点。;(1) 为改善控制性和确保可靠性,在中央装置和各终端装置已分别采用复数的32位CPU代替了早期单一的8位CPU,以安全控制为中心的列车运行监测还要不断提高其可靠性和响应性。 (2) 进一步发展具有诊断功能的监测装置,其关键技术是信息传输系统(传输通道、传输速度、控制方式等)。由于列车的运行环境使有线和无线传输系统容易受到潜在的电磁干扰影响,如果采用光纤通讯,则可不受电磁干扰。 (3) 实现标准化和无维修化等。;一、通信系统概???;2、通信系统的组成;*; 曼彻斯特编码(manchester Encoding):这是一种常用的基带信号 编码。它具有内在的时钟信息,因而能使网络上的每一个系统保持同步。 在曼彻斯特编码中,时间被划分为等间隔的小段,其中每小段代表一个比 特。每一小段时间本身又分为两半,前半个时间段所传信号是该时间段传送比 特值取反码,后半个时间段传送的是比特值本身。可见在一个时间段内,其中 间点总有一次信号电平的变化。因此携带有信号传送的同步信息而不需另外传 送同步信号。; 数据编码类型: ;三、信号的传输方式;三、信号的传输方式; 五、差错控制技术; 五、差错控制技术; 五、差错控制技术; 五、差错控制技术; 五、差错控制技术; 五、差错控制技术;; 五、差错控制技术; 五、差错控制技术; 五、差错控制技术; 五、差错控制技术;电路交换的特点;2.1 报文交换;2.2 分组交换;分组交换特点;三种交换方式特点;什么是多路复用技术? 两种四类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 频分复用 (用于模拟信号) 频分复用 (电路适用) 波分复用 (光缆适用) 时分复用 (用于数字信号) 同步时分复用 统计时分复用;一、计算机网络与网络拓扑;36;38;40; 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共包括7层,如图2-4-1所示,第1~7层依次为物理层(Physical Layer)、数据链路层(Date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和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7个层次可以划分为低层和高层两部分,1~3层为低层,主要负责设备间的通信;5~7层为高层,主要面向信息处理;传输层是高层与低层之间的接口,负责将高层与低层连接起来。; 在每一层中数据包(协议数据单元)均由来自上一层的数据与信息头组成,因而,数据包通常在不同的层中有不同的名称,如表2-4-1所示。; 物理层实体间的物理数据单元的传输时在两台相邻的通信设备之间进行的。通信设备分为两类,即数据终端设备(DTE,Data Terminal Equipment)和数据通信设备(DCE,Data Communication Equipment)。DTE具有根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