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辽西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史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
辽西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史
李少兵 索秀芬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呼和浩特,010011)
摘要:回顾二十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的辽西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
阶段(1950 年-1960 年),一方面复查解放前发现遗址,另一方面发现了许多新遗址。试掘一些遗址,命
名了红山文化。第二阶段(1961-1970年)在深入调查基础上,有目的的进行了发掘,从细石器文化中辨
认出富河文化。第三阶段(1971年-1977年)通过发掘确立了小河沿文化,通过红山文化玉龙的发现和墓
葬发掘,辨识出红山文化玉器。
关键词:新石器 辽西区 研究史
中图分类号:K871 文献表示码:A
新中国建立后百废待兴,中国考古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重要标志是各省纷纷建立文物
考古机构,各省均有专业人员从事文物考古工作。以 1960 年和 1970 年为界分为三个发展
阶段。
一、第一阶段(1950—1960 年)
各省文物部门陆续开展考古调查和小规模清理发掘工作,初步掌握了一些新器时代遗址
分布情况,逐渐认识出一些考古学文化特征。
1、地面调查与试掘
主要的调查工作有 1954 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组陆续对西拉木伦河流域和查
[ ]
干木伦河流域进行调查 1 ;1955 年河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调查并试掘了唐山大城山龙山时
[ ]
代遗址 2 ;1956 年北京大学历史系在赤峰地区调查了红山前、红山后、北大沟、林西沙窝
[ ] [ ]
子和西门外等多处遗址,并进行了小规模试掘 3 ;1956 年调查朝阳烧户营子 4 ;1956 年、
[ ]
1957 年调查喀左县小转山等地 5 ;1957 年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组对巴林左旗乌尔吉
[ ]
木伦河沿岸调查,发现了富河等一批重要新石器时代遗址 6 ;1959 年起昭乌达盟(今赤峰
[ ] [ ]
市)在全盟境内广泛调查 7 ; 五十年代调查了义县万佛堂遗址 8 。
2、研究成果
这一阶段研究重心有二,其一为新石器时代遗存文化性质,其二为细石器文化。
尹达先生发展了有关红山后遗存属于“混合文化”学说,认为红山后遗存是“长城南北
[ ]
两种新石器时代文化相互影响之后的新型文化遗存”,并定名为“红山文化”9 。他指出红
山后新石器时代遗存具有突出的特点,对于研究长城以南以北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相互
关系问题有极大的启发和帮助。从彩陶花纹、形状、制作各方面看,有自身特点,但从钵的
形状以及彩绘的手段上看,和甘肃及河南的彩陶也有某些相类之处,含有某种程度的仰韶文
化的因素。红色陶壶表面饰篦纹和粗质黑红色的瓮形器(筒形罐)和钵形器饰篦印纹、刻画
纹,是长城以北新石器时代细石器文化特有的陶器。磨制石器斧、刀等属仰韶文化,打制细
石器属细石器文化,含两种文化因素。红山后为长城南北两种新石器文化(彩陶文化和细石
器文化)相互影响之后的新型文化遗存。红山文化居民过着定居生活,农业成为当时居民的
经济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还饲养家畜,猎取野生的鹿和獐等。
安志敏先生认为赤峰红山后和锦西沙锅屯具有细石器和仰韶两种文化因素,是细石器和
仰韶文化接触后所产生的一种典型混合文化遗址,红陶、彩陶属仰韶文化系统,篦纹陶系统
的弧线纹还影响于红陶上。篦纹粗陶系统,大部分与细石器共存,可能是细石器文化中的产
[ ]
10
物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