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余华活着的苦难哲学.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余华活着的苦难哲学

从《活着》看余华的苦难哲学 摘要:本文通过余华的代表作《活着》里主人公福贵一次次的经受亲人、朋友的死亡的打击,最后一个人无依无靠、孤独而平静的活着,来展示人在极端的苦难状态下的生命承受力,并由此浅析余华的苦难哲学和苦难带给人的反思。 关键词:活着;余华;死亡;苦难哲学 中西方文化中,都有很多关于苦难与生命的经典事迹。无论是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的福祉而崇高的牺牲, 耶稣基督为了坚持信仰忍受酷刑,还是睿智的俄底修斯返回故里途中的艰难险阻, 无论是屈原为黎民百姓九死不悔的求索, 越王勾践为复国而卧薪尝胆,倍受凌辱的痛楚,还是年迈的杜甫拖着病体绝望的在孤舟上吟哦, 无不体现出人在艰难困苦中对生命本身意义的自觉追求。而这些伟人最终或是使命还未完成就驾鹤西去,或是惨死他乡,或是孤独终老。苦难与死亡就像如影随形的孪生兄弟,随时伴在人的左右。 2000多年前,西方哲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大哲学家柏拉图通过不断的思考,提出了“人死后到哪里去”的问题。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让很多人哑口无言,一时间问倒了很多人。在柏拉图看来,死亡并不可怕,它并非是一件苦事反而是一件乐事,因为死亡正是代表灵魂可以从肉体的枷锁之中释放出来,虽然灵魂的可朽部分会跟肉体一同死亡,但是不朽的、纯洁的部份却会重获自由。正如柏拉图在《斐多篇》(Phaedo)中说:“死亡只不过是灵魂从身体中解脱出来,对吗?死亡无非就是肉体本身与灵魂脱离之后所处的分离状态,是灵魂从身体中解脱出来以后所处的分离状态,对吗?除此之外,死亡还能是别的什么吗?” HYPERLINK /search/ 柏拉图 HYPERLINK /search/ 柏拉图[古希腊]柏拉图:《斐多篇》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4页 中国人虽然承认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是人生必然的归宿。但是向来对死亡充满了不安感,认为死亡是一种令人恐惧、给人威胁的力量,故而在日常生活中极力避免谈论与死亡相关的事。死亡主题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禁忌,甚少在文学作品中展现。但是,余华生活在医生家庭,年幼时父母工作繁忙,他便经常在医院的各个角落游荡,看到过各种鲜血淋漓的场面。在小学阶段全家搬至医院居住,家对面的太平间给了他更多见识死亡的机会。所以,他用稚嫩的双眼目睹了很多幕死亡的场景,耳中也听到了各种凄惨的哭声,对于死亡他已熟悉到淡漠的地步。弗洛伊德曾指出:“现实的强烈经验唤起了作家早年的经验( 通常是童年时代的经验记忆) , 现在, 从这个记忆中产生了一个愿望, 这个愿望又在作品中得到实现。” [美] S. 霍尔:《弗洛伊德心理学》[M] ,商务印书馆, 1986年版 [美] S. 霍尔:《弗洛伊德心理学》[M] ,商务印书馆, 1986年版 小说《活着》的主人公福贵年轻时不务正业,整日花天酒地又懒惰嗜赌,终将巨额家产全部被人一点点骗光。父亲得悉这一晴天霹雳一气之下从茅坑下意外摔死。接着,妻子被接回娘家,母亲重病,自己去县城给母亲找医生治病时被抓去参战。他在残酷的战场上目睹了友人老全和无数战士的死亡。幸运回到家中,母亲早已病死。女儿也因病无钱医治也成了哑巴。一家人好不容易省吃俭用供儿子有庆上了学,在医院给人献血时被医生活活抽干血而惨死。女儿终于觅得如意郎君并有了孩子,婚后一年却因难产死在产房。与福贵在战场上同甘共苦的友人春生幸运逃离战场又当上了县长,谁知在文化大革命中忍受不了迫害和折磨,无奈自杀。接着,任劳任怨的妻子家珍患软骨病多年,受不了儿女双亡的打击含泪而死。人世间仅剩的亲人,女婿和外孙与福贵相依为命。刚过上几年安稳日子,勤劳踏实的女婿二喜在工地意外的活生生的被砸死。唯一的外孙苦根大病后,福贵好心为他煮平时舍不得吃的豆子,却导致他被活活撑死。最后,周围的亲朋好友全都永远的离他而去,只剩下福贵和一头老牛。在福贵漫长的人生路上处处充满未知的苦难和纷至沓来的变故,在面对这些苦难和打击时他没有选择以死来逃避,而是在最终孑然一身时依然孤独而又坚强的活了下来。 福贵在讲述自己承受的这些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时,没有声嘶力竭的呐喊,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哭到不能自已。但他绝不是麻木不仁,也不是贪生怕死之徒。他用淡淡的、平静的语调诉说着发生在他身上的一切。可正是这种轻描淡写让人感受到他心中满满的无奈和苦楚,不禁让人动容。这种淡然和超脱是历经世事的摧残之后的顿悟。正如黑格尔所说,“人格的伟大和刚强只有借矛盾对立的伟大和刚强才能衡量出来,环境的互相冲突愈多,愈艰巨,也就愈现出主体性格深厚和坚强。” 金路杰:《余华〈活着〉死亡悲剧的崇高美》,《九州文坛》,2011年 金路杰:《余华〈活着〉死亡悲剧的崇高美》,《九州文坛》,2011年 在面对死亡与生存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上,主人公福贵身上表现得不是西方古典主义带有英雄色彩的悲壮之美,恰恰是

文档评论(0)

sy782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