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测量(修订版)
考研专业课大纲解析
心理测量学
心理测量大纲解析
一、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
(一)心理测量的理论基础
1.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
心理测量: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加以确定,即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和心理属性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值,是一种间接的测量。
早期探索者:
高尔顿:人类测量实验室
应用统计方法到对个别差异的资料中
卡特尔:首次提出“心理测验”这个术语
桑代克是现代教育测验运动之鼻祖
心理量表的要素有:1.参照点;2.单位(单位要有意义,有价值)
“心理测量”与“心理测验”的区别
这两个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叠的,但他们又存在显然的区别。
心理测验是了解人心理的工具和手段,主要在名词意义上使用;而心理测量则是运用测验来了解人类心理的时间活动,主要在动词意义上使用。因此相对而言心理测量的意义范围更广一些
一个心理测验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素:
行为样本—测验必须有特定的目标和对象,这些被测量的与心理特性有关的行为代表就称行为样本
标准化—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等过程必须是具有一致性的,这样对不同结果的比较才有意义
记分原则—测量必须有结果,这些结果的记录和解释规则必须是清晰明确的,以便不同人进行施测
2.心理测量的特征与分类
(1)心理测量的特征
间接性——心理属性是内在的不可直接测量到的特质,但可表现为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外显行为,测量者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测量这些外显行为,并由这些行为判别特质的性质。
相对性——对人的行为进行比较,没有绝对的标准,亦即没有绝对零点,有的只是一个连续的行为序列。所有的心理测量都是看每个人处在这个序列的什么位置上,也就是只有顺序量表的特征。
客观性——实际上就是测验的标准化问题。测验用的项目,说明、言语、态度、评分、分数转换、解释都需要标准化。
(2)心理测量的分类
按所测量的对象(心理特征)分类:①智力测验 ②能力倾向测验(即能力测验)③成就测验(即学绩测验)④人格测验
按接受测量的人数分类:①个别测验 ②团体测验
按测验目的分类:①描述性测验 ②诊断性测验③预示性测验
按测验材料分类:①文字测验 ②非文字测验(即操作性测验)
按评价所参照的标准分类:①常模参照测验 ②目标参照测验 ③潜力参照测验
按测验的难度和时限分类:①速度测验(测反应速度)②难度测验(测最高能力)
按测验的要求分类:①最高行为测验(要求作出最好的回答)②典型行为测验(按习惯做题)
按测验的性质分类:①构造性测验(任务明确)②投射性测验(问题模糊,如TAT)
按测验的应用分类:①教育测验 ②职业测验 ③临床测验
各类量表所对应数据处理方法表
量表类型
称名量表
顺序量表
等距量表
比率量表
单位和零点
无(名字)
无(名次)
有相等单位(温度)
有相等单位,绝对零点(时间)
四则运算
无
无
加减
加减乘除
统计方法
百分比、次数、
众数、卡方检验
中位数、百分位数
均数、标准差、积差相关、t检验等
几何平均数、
变异系数
*注:高级量表可运用比其低级的量表的所有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
(二)经典测量理论
1.经典测量理论及其模型
(1)基本定义
真分数:反映被试某种心理特质真正水平的数值,这是一个在理论上构想出来的抽象概念,在实际测量中很难得到
观察分数:实测到的分数,即我们希望通过改进和完善测量工具及方法的方式来使得观察分数尽量接近真分数。
可测性假设:心理特质是一种客观存在,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数量,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
CTT数学模型:
其中X表示观察分数;T表示真分数;E表示随机误差(不包含系统误差)(10单)
(2)CTT模型的三个假设公理
①测量误差的均值为零;即 E(X)=T或E(E)=0 ;
②真分数和误差分数之间的相关为零,即ρ(T,E)=0 ;
③各平行测验上的误差分数之间相关为零,即ρ(E1,E2)=0 ;
平行测验:题目不同的测验测的是同一特质,且题目形式、数量、难度、区分度以及测查等值团体后所得分数的分布一致
(3)CTT模型的方差关系
①在一次测量中,被试观察分数的方差等于其真分数方差与误差分数方差之和
②真分数变异还可以分成与测量目的有关的变异和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异
这就是说,一次测验中,一个团体的实测分数之间的变异性是由与测量目的有关的变异数(SV2)、稳定但出自无关来源的变异数(SI2)和测量误差的变异数(SE2)决定的。
(4)经典测量理论的局限
①对信度的估计精度不高,平行测验难以实现
②误差指标笼统单一,难以精确计算个体被试的独立误差
③各种参数的估计对样本抽样的依赖太大,而获得代表性样本却很困难
④参数指标之间的配套性较差,与被试水平参数之间关系模糊(参数与被试水平不在同参照系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