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福建省语文高考模拟试卷(4690.doc

2008年福建省语文高考模拟试卷(4690.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8年福建省语文高考模拟试卷(4690

2008年福建省语文高考模拟试卷(四) 〔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Ⅰ卷(选择题,共15分) ? 一、(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福州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城内的三坊七巷正是这个千年古城历史和文化的精髓所在。 ????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始建于西晋末年,形成于唐王审知建罗城。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和吉庇巷。习惯上我们都先说三坊后讲七巷,其实从建筑位置分析应是先有七巷后有三坊。唐代的先民们先沿城市的轴线——南街,建起一组排列工整的“新村”。然后,隔一条南后街向西发展,建起一组坊巷,成为以南后街为中心轴线的“非”字形结构街区。经过千百年的风雨变迁,大多于宋代定下坊巷之名,明清时代形成今天建筑格局,成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 三坊七巷地处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这个街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曲线山墙、布局严谨,匠艺奇巧;不少还缀以亭、台、楼、阁、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许多民居的门窗漏花采用镂空精雕,榫接而成,丰富的图案雕饰,精巧的石刻桂础、台阶、门框随处可见,集中体现了福州古城的民居技艺和特色,被誉为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三坊七巷民宅沿袭唐末分段筑墙传统,都有高、厚砖或土筑的围墙。墙体随木屋架的起伏作流线形,翘角伸出宅外,状似马鞍,俗称马鞍墙。墙只作外围,起承重作用全在于柱。一般是两侧对称,墙头和翅角皆泥塑彩绘,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独特的墙头风貌。宅院有一进或多进,每进都有大厅、后厅、正房、后房、左右披榭、前后天井。天井是福州传统民居的又一特色,由厅、榭的敞廊围绕构成矩形空间,为宅内交通枢纽,并使宅院日照充足,空气流畅,排水便利。室内的门、窗也与其他地方不同,既多且大。窗以双层通长排窗为多,底层为固定式,上层为撑开式或双开式。 自古以来,三坊七巷一直是福州最有文化气息的地方,人杰地灵,出将入相,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从这里走向辉煌。 ? 1.依据文章,对“三坊七巷”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三坊七巷是十条坊巷的概称,以南街为中轴,两侧成坊成巷,讲究对称。 B. 三坊指文儒坊、光禄坊、衣锦坊;七巷指杨桥巷、黄巷、安民巷、郎官巷、宫巷、塔巷、吉庇巷。 C. 三坊七巷建于西晋末年,于唐代时形成街区并有了坊巷名。 D. 三坊七巷体现了福州古城的民居技艺和特色,成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三坊七巷以南后街为中心轴线,形成三坊再建立七巷最后构成了“非”字形结构的街区。 B. 建筑界誉三坊七巷为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因其独特的居住生态和建筑风格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C. 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都是从三坊七巷走向成功的,可见这里是福州最有文化气息的地方。 D. 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体现于融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石板铺地,白墙瓦屋,曲线山墙,还有亭、台、楼、阁、花草、假山的点缀。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上梅直讲书 苏 轼 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以乐乎此矣!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升斗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 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轼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 《传》曰:“不怨天,不尤人。”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