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总复习》1轮知识点附录6.doc

2014《高考总复习》1轮知识点附录6.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高考总复习》1轮知识点附录6

附录六 常见表达技巧汇释 诗歌的表达技巧(写法)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从诗歌鉴赏的角度说,由两个层面构成: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包括抒情手法(方式)、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 一、表达方式 1.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例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2.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例如:杜甫《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诗歌从水中月景写起,生动地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剌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3.议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例如元稹《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4.抒情 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具体见抒情手法) 二、抒情手法(方式) (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直接通过登幽州台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直抒胸臆的艺术效果:真切自然,感情强烈,浓重感人。 (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象征)、借物喻理、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吊古抒怀) 1.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或情景交融)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杜甫《登高》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表达了诗人年华已逝、壮志未酬的深沉感慨。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如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诗作于诗人客寓成都,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融。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2.托物言志(象征) 托物言志诗,指的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比兴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如虞世南《蝉》:“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托蝉言志: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1)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别:借景抒情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乐、哀、愁,但我们绝不会把这种情绪看成是一种思想。托物言志,更重要的是诗人要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象征要有象征体,那便是物,象征要表达的思想就在作者对物的描写和评价之中。例如:“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托物言志)。“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借景抒情) (2)比喻和象征:比喻是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句中用的是比喻,把愁思比喻成滚滚东流的一江春水。如果诗歌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是托意于物、藏意于象的一种表现手法。如毛泽东和陆游均写有《卜算子·咏梅》,都是以“梅”为象征客体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毛泽东是这样写梅花的:“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而陆游写的梅花则另有意味:“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两首词通篇都以梅为意象,只不过,毛泽东赋予梅花以乐观、热情、昂扬、坚强的象征义;而陆游笔下的梅花则象征词人自我,把自己在政治上备受打击的遭遇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坚守节操的品格融入了梅花的形象中。同是梅花这一象征客体,因人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象征意义。 3.借物喻理 把深刻的道理蕴含在对事物的描摹中。如朱熹的《观书有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的小诗,借“源头活水”说明这样的道理:多读一点好书,会让自己思想永远活跃,才思不绝,情操高雅。 4.借古讽今(怀古伤今)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