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固基础】系列2014届高考语文文言文1轮复习考点针对训练高频考点2虚字备而后神态出.docVIP

【稳固基础】系列2014届高考语文文言文1轮复习考点针对训练高频考点2虚字备而后神态出.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稳固基础】系列2014届高考语文文言文1轮复习考点针对训练高频考点2虚字备而后神态出

高频考点二 虚字备而后神态出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1.(2012·广东)(原文见本章高频考点一“5年高考”部分)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为”“之”“所”“以”四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项第一个“为”是动词,担任;第二个“为”也是动词,成为。B项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第二个“之”是代词,指江水。C项第一个“所”是名词,住所;第二个“所”与“经”组成所字结构,指经过的地方。D项都是介词,用。 2.(2011·广东)(原文见本章高频考点一“5年高考”部分)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A项“其”都是代词,他的,代指罗提督;C项“之”均是代词,他,也是指罗提督;D项“且”均为副词,将要,快要。B项分别为:介词,凭借,靠着;连词,相当于连词“而”的用法,表顺承,不译。 3.(2010·广东)(原文见本章高频考点一“5年高考”部分)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A项“之”均为代词,代指居庸关。B项“为”分别为:介词,表被动;介词,替、给。C项“所”均是助词,与前面的介词“为”配合,组成“为……所”结构,表被动。D项“于”均为介词,在。 4.(2009·广东)(原文见本章高频考点一“5年高考”部分)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A项第一个“其”,代词,他的;第二个“其”,副词,表祈使语气。B项第一个“之”,代词,他们,代逃兵;第二个“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项第一个“以”,介词,凭;第二个“以”,连词,来。D项两个“乃”都是副词,竟然。 1.广东《考试说明》对文言虚词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答案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2.如何理解《考试说明》中的“常见文言虚词”与“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答案 在文言虚词的考查要求中值得注意的有两点。一是“常见文言虚词”,即考查常见用法。具体为:①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时遇到的文言虚词多为常见用法;②避免文言虚词使用范围较小且较难理解的特殊用法。二是“在文中的用法”,是相对于在词典中的用法而言的。“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主要是指文言虚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常见意义和用法。主要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的能力。总之,要熟记常见的文言虚词,并掌握随文定义的方法,结合具体的上下文作出合理的推断。 3.高考考查文言虚词常用题型有哪些?广东卷的考查题型有何特点? 答案 高考考查虚词,有三种题型:①单一型(一道题中只考查某个文言虚词的用法);②复合型(将八个文言虚词配对成四组,区别它们在各组中的意思)。③译文型(不单独设题,而是将它放在翻译中落实)。 广东卷考查虚词,选择的是第②种和第③种。这种题型考查可以以18个规定虚词为主,兼考其他常见常用虚词。一、高频虚词“而、其、为、以、于、之”的梳理、整合 1.说出下列句中加点“而”的意义和用法。 ①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连词,表并列关系,可不译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连词,表承接关系,可不译 ③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荆轲刺秦王》)连词,表修饰关系,可不译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连词,表递进,可译为“而且”“并且” 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鸿门宴》)连词,表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可是” ⑥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为了”“为的是” ⑦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连词,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⑧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人称代词,可译为“你的” 2.说出下列句中加点“其”的意义和用法。 ①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代词,表第一人称,指自己 ②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语气助词,无义 ③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语气副词,表揣度 ④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⑤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指示代词,表远指,“那、那个、那些” 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代词,表第三人称,“他” ⑦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副词,表假设,“如果” ⑧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代词,表第三人称,可译为“他的” 3.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为”的意义和用法。 ①为吾子之将行也(《殽之战》)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在”“当”等 ②慎勿为妇死(《孔雀东南飞》)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③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