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上海大尊浅析瓷器中的伪款和伪器.docx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海大尊浅析瓷器中的伪款和伪器

上海大尊浅析瓷器中的伪款与伪器十几年来,在交流古瓷鉴藏知识的朋友中,不少藏友特别重视看器物有没有纪年款。他们以为写有纪年款的就是真器,或者写什么朝代纪年款的就是什么 朝代的瓷器。当代古瓷制假行当中,就有人利用古瓷收藏初学者这种经验不足的鉴藏心理,在伪造的“古瓷”上写上伪造的纪年款,用以蒙人骗钱。奇怪的是,某些编着古瓷图书的人,竟然也把此类伪款伪器的东西堂而皇之地收录到自己的着作中,印出来向社会宣传,自己失误了还要误导读者,实在有点为虎作伥的味道了,试举一例:  2004年国内出版的一本关于青花瓷图鉴的书中,作者向读者们介绍了一只“宋代磁州窑系英宗年制款青花花卉加紫梅瓶”照片,并另附底部“英宗年 制”青花四字楷书款特写照片。从鉴定角度来说,别的什么特点、特征都可以不论,单从这只梅瓶的青花四字款,就能断定它是一个极其缺乏历史知识的制赝者所做 的蹩脚货。  大约从周朝开始,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就特别重视“礼”的制度建设与规范作用,上自国君贵族,下及黔首百姓;大至邦交征战,小到待人接物,无不制定 出一套“礼”来对社会、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指导和约束。就是对死了的人,也制定出“谥法”来进行评价性的盖棺论定。“周文王”、“秦穆公”、“汉高 祖”、“唐哀帝”、“宋太宗”、“元世祖”、“明孝宗”、“清圣祖”等等,都是这些国君或皇帝死后,皇位继承者、贵族和大臣们对他们议定的谥号。因此,古 代的国君、皇帝们生前既不知道自己死后的谥号,更不可能用自己的谥号作为纪年工具。退一万步来说,假如某位皇帝活着的时候让臣下为自己预先拟定了一个满意 的谥号,他也绝不会用这个谥号作为自己临朝称制的年号,这种荒唐的事在中国封建历史上绝没有发生过。而且老国君、老皇帝死后,他们的继承者新国君、新皇帝 可以给已死的前者以辉煌的谥号,但绝对不肯、也没有人用已死者的谥号来作为自己在位纪年的。清代只有嘉庆四年以前的官窑瓷器上仍署“大清乾隆年制”的底 款,这是因为乾隆活着就把皇帝位子让给儿子?琰来坐,他当了太上皇。儿子为了取悦和尊敬仍然手握实权的老子,就让官窑器上仍署“大清乾隆年制”的底款,但 国家纪年已从乾隆六十一年元月改为嘉庆年号了。  在明代永乐朝以前,除了瓷器铭文(不是专门款识)中有使用皇帝年号者外,作为有意识标志该器物生产制作年代的,往往以工匠个人的表达习惯,在器 物的胎体上刻上时间,或者由器物的使用者用墨书方式写上时间,笔者收藏的一只用做陪葬器的元代定窑系白釉碟残片就是物证。这只白釉碟高3.3厘米,复原口 径14厘米,足径4厘米,碟心内刮有涩圈。从圈足小、足墙外撇、足内心留有乳钉可以鉴知,这只白釉碟是元代产品。在碟外圈足周围未上釉的胎面上,有墨书 “大德九年十月×文”字样,圈足内亦墨书一“文”字。查“大德”年号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只有南宋高宗初期同时代的西夏王朝崇宗赵乾顺和元朝成宗铁穆耳 两位国君使用过。西夏的“大德”年号仅用了5年(公),元成宗铁穆耳使用“大德”年号共计11年(公),所以, 从墨书纪年上也证实这只白釉碟应是元代产品。  从资料可证,正式以在位皇帝年号在瓷器上署写“××年制”或“大明××年制”、“大清××年制”等款识,并成为一种官方认可的制式署款方式,中 国古陶瓷界以真品实物为依据,公认是从明代永乐朝开始的,此前没有这种署款方式。但当时署款器很少,目前仅见永乐官窑青花压手杯等,这种署款方式在明宣德 朝才普遍使用并传至清末。“宋代磁州窑系英宗年制款”青花花卉加紫梅瓶所写的“英宗年制”款,犯了两个低级错误:其一是不懂得“××年制”这种制式署款方 式出现的时代,将明代才开始出现和使用的制式署款方式拿到宋代乱用。其二是不懂得谥号来源和用途。宋英宗名赵曙,是宋仁宗赵祯的养子,登基后改元“治 平”,在位四年,死后谥号英宗。“英宗年制”款的矛盾在于,赵曙生前并不知道自己死后谥号英宗,怎能在活着时用谥号纪年?他不嫌晦气?赵曙死后其子赵顼继 位,改为“熙宁”并用之纪年,并无用英宗谥号纪年之事、之理。因此,单从这件器物的底款,就可判断其为伪品。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